劉楨
摘要:新時代的到來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整體生發(fā)展,以及素質發(fā)展。美術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之一。良好的美術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提升,而且有助于學生文化品味的提升?;诖?,本文將從文化視閾角度出發(fā),通過文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引導學生感受美術魅力,了解文化內涵,讓學生文化素養(yǎng)及美術內涵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文化視閾;美術教學;策略
一、引言
美術作為當代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美術領域中,不管是對于美術創(chuàng)作而言,實施對于美術教學,文化環(huán)境都是其中不可缺失的。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文化教學顯得極為重要。但由于素質教育還沒有提倡的時候,美術教學并沒有得到教育人員及人們的重視。指導新課改的進一步到來,美術文化教學才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從文化視閾下出發(fā),給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針對該方面內容,本文將從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挖掘、文化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以及開展文化實踐教學活動這四個方面著手進行闡述。
二、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挖掘
通過對新課標的分析可知,其不僅彰顯出了美術教學的人文性質,而且表明了美術的文化教育功能,并從課程價值以及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著手,對美術的人文性質及文化功能進行了闡述。再此過程中,美術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可體現(xiàn)在:讓學生積極參與傳統(tǒng)文化的交流中,實現(xiàn)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然而,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基本上都需要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是實施,再加上美術教學一直以來的主場地是課堂。因此,在文化視閾下,教師必須重視文化素材在教材中的挖掘,并且需要根據(jù)文化及教育需求,在讓學生深入了解美術內容的同時,了解文化知識。例如:在教學圖案之美的時候,教師可應用新時期時代中期的彩陶進行導入,讓學生通過對新時期彩陶的欣賞進行思考。其次,教師需要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最后,總結并為學生講解一些文化知識即可。除此之外,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結合古代器具上的圖案進行,進而在完成美術教學的同時,讓學生了解到古代人們是如何借助圖案來煤化生活與表達情感的??傊?,在文化視閾下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在美術教材中的深入挖掘,以文化為主線,把有關知識連接起來。這樣不僅可實現(xiàn)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而且可讓學生對美術內涵有更廣泛的了解。
三、文化情景創(chuàng)設
不管對于怎樣的美術作品來說,美術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特定文化環(huán)境產生的。文化情景不但是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依賴的環(huán)境,更是開展美術教學的必要條件?;诖耍诿佬g教學的開展中,教師需要重視文化情景的創(chuàng)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內涵有深入了解。也就是說,在文化視閾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意識到文化情景創(chuàng)設是幫助學生理解美術作品及內容的必備條件,根據(jù)教教學內容及學生自身的特點,創(chuàng)設文化情景。例如:在教學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時候,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播放一副描畫春天的圖。如:游春圖等,進而讓學生在觀看這幅畫的時候,感受畫中春天的景色。然后在一些描寫春天景象的古詩詞,讓學生了解到古代文人及畫家是如何利用春天的這些景色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營造藝術意境的。最后讓學生根據(jù)某受描寫楚天的詩詞畫一幅畫。
四、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對于美術教學而言,其除了讓學生了解美術知識外,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還在于實現(xiàn)對學生文化意識與審美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學生年齡特點與實際情況對學生參與文化活動與文化實踐有著決定性作用,而這也讓課堂教學成了文化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的主要場所。在多元化發(fā)展的今天,電子產品隨之應運而生,其數(shù)量也正在不斷地增加。再次背景條件下,學生對于新生事物與有趣的事物好奇心越來越重,此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在滿足學生需求,甚至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面對該情況,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美術思維與想象的擴張,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美術的文化魅力。例如:在泥土的味道教學中,若教師一味地按照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開展課堂,雖然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美術知識,但卻無法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嚴重的話還會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枯燥,美術整體教學效果不佳?;诖?,教師要學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的泥人藝術和美術教學聯(lián)系在一起,將泥土材料引入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對一些豐富故事的講解,導入新課,并讓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發(fā)散自己的想象力。其次,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對民間泥塑的欣賞,然后闡述泥塑的基本制作方式及美術特點。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同學之間相互進行評價??傊虒W模式的創(chuàng)新可實現(xiàn)在美術課堂中弘揚傳統(tǒng)藝術文化,而且可在提高學生美術文化鑒賞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五、開展文化實踐活動
在文化視閾下,美術教學的開始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單純地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或者是單純依靠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將很難有效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提高美術整體教學效率?;诖耍處熜枰诿佬g教學中重視開放教學理念的構建。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將美術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或者是興趣愛好聯(lián)系在一起,并通過各種文化主題活動的積極開展,在實踐中改善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例如:在教學用心靈接觸自然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公園寫生,進而在切合教學主題的同時,讓學生對美術有深入了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去博物館等文化場所進行參觀,從而讓學生在真實的文化環(huán)境中感受美術魅力。當然,教師還可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把握參觀機會,通過聆聽專家講座,了解到更多與美術知識有關的內容,或者是積極鼓勵學生利用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工具搜索與美術有關的資料,了解古代建筑的空間與層次特點,讓學生試著用所學知識進行服飾設計等??傊?,文化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助于美術教學突破空間限制,讓學生具備豐富的學生體驗。以上就是文化視閾下,美術教學提升策略,有關人員需要對其加以重視,進而實現(xiàn)高效美術課堂的開展,并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文化視閾下,文化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逐漸變得尤為重要。通過上述對該方面內容的深入研究可知,美術教學中的文化深入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而且可以能夠實現(xiàn)高效的美術教學,讓學生的文化與藝術修養(yǎng)得到均衡發(fā)展。因此,文化視閾下的教師可從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挖掘、文化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以及開展文化實踐教學活動四個方面著手,提高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