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水平不斷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教師及學生家長對教學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也由此出現(xiàn)許多關于音樂課堂教學的模式。其中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普遍應用于各項的高效學習方法。本文首先對互動式教學的概念進行闡述,其次對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初中音樂;課堂教學
一、引言
在新時期的初中素質(zhì)教育中,根據(jù)實勢進行適當教育改革十分重要。而對音樂課程進行適當改革,能使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音樂知識掌握有效提高。但是在當下改革過程中往往重內(nèi)容輕形式,所以迫切需要從高效的教學模式角度對改革進行入手。因此,本文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有重要意義。
二、互動式教學的概念
互動式教學是以挖掘?qū)W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zhì)為目的的雙邊式教學活動。其具體內(nèi)容為學生與教師進行充分合作,積極展開交流和互動。以教促學,以學促教,形成共振的教學效果,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受教質(zhì)量?;邮浇虒W改變了傳統(tǒng)模式中教師趨于主導地位的情況,創(chuàng)造了較適合學生之間平等的溝通氛圍。這樣的教學模式可更加全面的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也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豐富自身個性,有助于進一步對所學知識。
三、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互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首先確認課程的主題。主題是學生參與活動的方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內(nèi)容和形式、選擇和組織活動是設計活動步驟的基礎,是課程活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的基礎。所以在準備過程中。教師應事先了解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想法,這樣不但能增強教學效果,還能在學習過程促成學生對音樂的深度理解,還能加強其相關的精神面貌建設。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導入過程中加入精彩的外項組成部分,如在學習《伏爾塔瓦河》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播放捷克國家的相關歷史資料,并在播放的過程中講解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從而慢慢延伸到伏爾塔瓦河這一地點。此時學生一定對這條河流充滿好奇,并提出與之相關問題。老師可以在此處設置懸念,并告知同學們今天的課程也是與這條河流有關,并由此展開課程組件。課程展開后,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初步思考并向老師提出自己的見解,列舉音樂內(nèi)容與課前資料的相符之處。
(二)通過互動創(chuàng)建輕松氛圍,加強學生展示
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使用多種感官去感受、探索所學音樂的奧妙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交式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不但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還可避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呆板無趣等負面效果。在過去的教育模式中,國內(nèi)很多初中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學生們只能結(jié)合課本和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被動地接受知識[1]。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運用鮮明的語言和文化色彩豐富所學知識,使課堂交流內(nèi)容對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吸引力。如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自己與音樂相關的親身的經(jīng)歷,期間時而發(fā)出幽默的語句,像“那天我沉浸在耳機的音樂當中,不由得在等紅綠燈的過程中輕聲哼唱出來,結(jié)果卻有人以為我是街頭藝人,還在我腳下扔了幾枚硬幣,真是讓我哭笑不得。”從而與學生展開討論。在交流過程中,應盡量使每位學生有表述的機會,并在表述過后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能有效加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風采。
(三)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在互動中促進個性發(fā)展
音樂本身并非如語言一般具有確定性,這樣的特質(zhì)給學生在理解和表述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激發(fā)學生相應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互交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展開發(fā)散性思維,并鼓勵學生上臺進行個性化展示。如在播放一首相對悲傷的曲子時,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的情景劇創(chuàng)作并上臺表演。可以是車站的送別,可以是烈士的壯舉,亦可是生活中細小的瑣事。在表演中可以讓學生和著音樂自行配詞演唱,這種豐富的課堂律動能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恩能夠充滿激情,同時也有效地激發(fā)了每個人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藝術表演欲望。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個性與靈感不斷滋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深入的學習與掌握音樂知識,并獲得自身真實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愛上音樂、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2]。
四、結(jié)論
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展開互動式教學,不但能積極拓展學生對音樂的創(chuàng)新思維,加強其個性的發(fā)展,還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秀惡習的興趣,強化其學習的目標意識。這種學習模式不但高校,還能為學生的個人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促進學生在未來進行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靳雪歡.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99.
作者簡介:劉雪(1975.12.20),女,漢族,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人,職稱為中教一級,阜陽市阜南縣王店孜中心學校第二分校(高莊)學校,研究方向為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