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夢嬌 鄧超
摘? 要:本文通過研究競技體育中籃球項目中的文化,目的在于提高我國籃球整體技術,為奧林匹克事業(yè)做出貢獻,為社會體育作鋪墊,讓全體人員熱愛籃球這項運動,提高我國籃球整體水平。在對籃球運動在我國本土化的歷程與發(fā)展經(jīng)驗總結的基礎上,分析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籃球運動的發(fā)展,對待本土文化的態(tài)度不應是摒棄,而是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競技體育? 籃球? 文化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207-02
1? 籃球的起源和發(fā)展
(1)從最開始籃球運動的發(fā)明,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一教師發(fā)明。1895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從美國傳入中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文化。在美國,中國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國要想成為籃球大國,要從人民意識開始加強,那么如何讓人們籃球意識得到加強呢?從根本上是要提高人民對籃球的文化的認識,人民對籃球文化的認識提升了,才能從根本上熱愛籃球,提高對籃球的意識,籃球運動自然就變的全民,人才也會越來越多。
(2)籃球的發(fā)展從1891至今100多年的歷史,從只有小孩子玩的游戲到現(xiàn)在全民運動,更是有NBA,CBA,CUBA…等等聯(lián)賽。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在場地和人數(shù)上是無限制的。比賽只要是有兩個隊伍,兩隊人數(shù)均等即可,站在球場的兩端,在球場中間有個人拋球,在球拋出的瞬間,兩隊隊員盡力奔跑搶球并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而且當時不是籃筐而是套子筐有底所以還要找人給球拿出來這就大大耽誤了進攻與防守的時間。
(3)由此他的規(guī)則進行了反反復復的變化,從無到有,從簡單變得相對完整。例如,籃筐去底,在場內畫線(邊界線、中場線、罰球線等),增加裁判員,而且分了球員位置。也將奔跑搶球獲得球權改為中圈跳球等很多規(guī)則的變化才出現(xiàn)了我們當今社會中的籃球運動。這大大的增加了籃球的趣味性。
2? 籃球文化
(1)說到籃球文化,我們就要看看什么是籃球文化。百度百科說是指觀賞和參與籃球運動的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制度化凝結,是籃球運動的知識、技能、習俗和制度的總稱。在筆者理解,籃球文化并不是那么深奧,在普通人看來,我們的籃球文化無非就是簡簡單單的明星文化,由明星效應帶來的文化效應是最被我們老百姓所認同的?;@球文化為籃球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帶來了經(jīng)濟效應,我國的體育項目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體育產(chǎn)業(yè)里籃球的產(chǎn)業(yè)帶來的很大的經(jīng)濟收益。由于各國家地區(qū),民族,風俗,習慣,傳統(tǒng),經(jīng)濟,政治等不同,所以我們體育文化不同,籃球文化就不一樣。
(2)在中國知名球星姚明進入了NBA之后,我國陷入了NBA狂潮,因為我們中國球員進入了全世界最有名的聯(lián)盟,我們感到驕傲。從不熟悉,不了解NBA到因為姚明喜愛上NBA,這是一種籃球文化的認知。從只看姚明所在的火箭隊到東部西部無論哪支球隊所有的比賽都看,從而對美國籃球文化的了解。喬丹,科比,麥迪,鄧肯,已至現(xiàn)在的歐文,杜蘭特這些球星招牌動作被當代青少年所效仿,利用美國明星的效應促使我們中國年輕的新生一代力量去接觸籃球,這是籃球文化的魅力。
3? 籃球運動的變化歷程
(1)在20個世紀剛剛發(fā)明出籃球這項運動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就是進球得分,取得比賽勝利,獲得其他人的贊賞,這可能就是全部的思想。當時并沒有國家,民族,地區(qū)性等有利害關系的競爭對手,也不是屬于競技體育,而是男女老少茶余飯后談及的一項休閑運動。但是隨著籃球的傳播,普及,被每個國家所承認的時候,我們的思想開始有了一系列的轉變。籃球演變成為了一種競技體育,籃球運動變成了同場對抗性競技運動,這就涉及到了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心理素質,力量素質,靈敏素質等,我們就需要開展一系列的研究。
(2)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后在北京、上?;浇糖嗄陼镆灿辛舜隧椈顒?。隨后在各個城市青少年也普及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規(guī)則比較簡單,到了1925年前后,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技術動作也有所發(fā)展,從之前的“三八式”投籃,出現(xiàn)了單手、高手投籃,肩上投籃,傳球出現(xiàn)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過人也出現(xiàn)了一些胯下,背后等姿勢,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較大提高。
(3)但是在經(jīng)歷了文化大革命。當時籃球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甚至還略有下降。在1972年之后逐漸恢復。美國的男子籃球隊訪華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戰(zhàn)術技術,致使當時閉關鎖國的我們眼前一亮。封閉多年的中國看到了世界籃球的變化,我國雖然在戰(zhàn)爭方面勝利,國家富強,但是在體育運動上不能輸,所以我們開始學習國外的籃球戰(zhàn)術技術指導思想。也認識到了籃球運動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也包括了心理上的素質,心理素質不好,身體素質,技術再強也是無能為力的,空有一身技能用不出來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4? 中美籃球文化差異
(1)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迅速,光靠遺傳學并不是絕對的。首先從社會層面來看筆者認為美國籃球之所以發(fā)達,之所以推崇。其一是因為美國從小的教育方式和我們中國教育方式大不相同,美國從小注重身體健康,熱愛運動,以身材弱小為劣,強壯為優(yōu)。反倒是我們國家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了一系列補課班的“體育活動”。其二是在美國的學校成年之前課業(yè)很簡單,所以不設有體育課,在學校里下課,大課間操場上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使孩子們熱愛體育,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我們國家課業(yè)繁重,學生學業(yè)壓力大,下課都在睡覺,何來力氣去打球去運動,所以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2年級都設有體育課,大四畢業(yè)有體側。這就導致了不是學生自愿的運動,而是學校強迫我們去運動,更有甚者為了逃避用各種理由來見習。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國的籃球場地較少。
(2)中國籃球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從小學的籃球比賽到大學生高校聯(lián)賽到CBA或WCBA,但是與美國還有較大差距。中華民族小以忠孝仁義為價值觀,以和諧為本。這些觀念融入籃球文化中,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體育比賽口號都是重在參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互相借鑒,互相學習。體現(xiàn)了我國人民的高尚情操,謙讓謙虛的人設。而美國人的特點從語言學音樂學來說,英文都是比較富有節(jié)奏感,在講話時只要情感表達出來意文字單詞是不固定的,但是我們國家的文字含義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所以美國人個性突出,比較幽默導致了美國籃球的多元化。NBA賽場上來自世界各國的球員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還有美國的街頭籃球,技巧大賽,扣籃大賽都代表了豐富的個性。
5? 結語
我國籃球雖然已經(jīng)算是籃球大國,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文化體系.還有就是無論在技戰(zhàn)術,速度,耐力,柔韌等素質上的提升,還是在籃球場地增加,翻修,教練員的知識體系上的創(chuàng)新都會影響我國籃球事業(yè)的文化發(fā)展,要進步,第一件事就是創(chuàng)新。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意義僅用了一句話來概括: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一個國家需要創(chuàng)新來進步,我們的籃球事業(yè)的進步也離不開創(chuàng)新,首要的是文化創(chuàng)新?;@球理念對于籃球競技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有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華.中美籃球理念之差異及其文化根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3):62-64.
[2] 郭永波.鄭頤樂.畢仲春,等.我國籃球訓練指導思想的形成及其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7):979-982.
[3] 盧元鎮(zhèn).中國文化對籃球運動的選擇、認同與變異[J].體育文化導刊,2008(3):21-23.
[4] 孫民治.楊伯鏞.關于我國籃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