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宇輝 張海龍
摘? 要:隨著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在全國各中小學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足球人口基數(shù)得到了迅速增長,足球訓練和培訓的相關話題也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本文試從小學課余足球訓練的角度分析技術與技能二者的關系,并對足球技術轉(zhuǎn)變?yōu)樽闱蚣寄艿南嚓P方法進行闡述,以期為校園足球訓練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足球訓練? 技術? 技能?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046-02
眾所周知,足球是一個長期而系統(tǒng)的運動項目,一名球星的誕生除了具有個人天賦以外,他還需要學會各項足球技術,并在變化萬千的比賽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的運用出來。因此,在中小學課余足球訓練中,教練員不僅需要教會學生學習各項足球技術,更重要的是通過不同訓練手段促使他們學會根據(jù)比賽情況靈活運用各項技術,使得他們真正的掌握足球技能。
1? 技術與技能的定義及其關系
《體育科學詞典》中將“運動技術”的概念解釋為:“完成特定的體育活動的方法,或能充分發(fā)揮人的身體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運動技能的概念則是“由于重復練習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成為需要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1]。由此可知,運動技術是人們在長期實踐活動中根據(jù)各個運動項目的活動方式、動作特點而歸納總結出來的標準化動作方法,具有客觀存在性的特點,我們在判斷學生學習技術動作的正確與否都是以此為標準來進行衡量的。運動技能則是在人們學會標準化運動技術后通過不斷練習再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景而做出來的動作,它是運動技術形成規(guī)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點。以短跑項目中的擺臂動作為例,技術動作中明確要求擺臂者應是空心握拳,在跑動中應該做到前不露肘,后不露手。在實際比賽中,運動員為了增加擺臂速度和幅度往往采取大幅度擺臂動作,手型也有半握拳或立掌,難道這樣做動作就是錯誤的嗎?因此,運動技術和運動技能應是有所區(qū)別的,二者的關系為先后關系,運動技術是運動技能的基礎和前提,運動技能是對運動技術實際運用中賦予個性化特點后升華的結果和表現(xiàn)。
2? 課余足球訓練中技術轉(zhuǎn)變?yōu)榧寄艿姆椒?/p>
2.1 保障充足的訓練時間和頻率
在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之中,訓練時間對于運動員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起著重要作用,訓練時間與技能熟練程度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即訓練時間越長,運動技能掌握程度越熟練。在課余足球訓練中,學生在老師講解示范技術動作后開始進行模仿練習,在練習中建立肌肉對動作技術的聯(lián)系。此時,由于大腦皮質(zhì)的興奮與抑制呈現(xiàn)擴散狀態(tài),學生的技術動作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錯誤。教練員必須通過加強訓練頻率和延長訓練時間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本體感覺,只有充足的訓練時間作為保證,學生才有機會不斷進行練習,為運動技術轉(zhuǎn)變?yōu)檫\動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科學而系統(tǒng)的訓練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球運動是一項包含運、傳、射、守門等技術和小組戰(zhàn)術配合于一體的對抗性項目,任何一項單個技術動作的掌握都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為了保證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其身體素質(zhì)快速發(fā)展階段得到應有的訓練以及同一技術動作在不同年齡段的練習要求和難度有所遞進,教練員必須設計出一個系統(tǒng)完善的訓練方案,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足球技術在不同時期都有所銜接。低年級學生通常因為興趣愛好或者崇拜教練來參加足球訓練,那么教練員就需要抓住他們的年齡特點多對他們進行球性、球感和運控球的練習。訓練方法多以模仿、游戲和競賽等方式進行,練習形式要豐富有趣,大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模仿練習,不必過分追求動作細節(jié);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對足球單個技術動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教練員應該開始抓每個技術動作的細節(jié),提高動作技術熟練性的要求,強調(diào)學生的每一次運控球、帶球轉(zhuǎn)身和射門腳型等動作的精細操作;高年級學生基本上能夠非常熟練的做出每一個技術動作,因此,教練員在訓練中更多的是制定小組間的配合練習和接近比賽情景的對抗練習,培養(yǎng)學生閱讀比賽的思維和能力,以便在實際比賽中能夠合理有效的將運動技術運用出來。
2.3 專業(yè)有效地指導與必要及時地反饋
足球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的運動項目,要想成為一名具有足球特長的學生除了具有良好的運動潛力之外,教練員在訓練中也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運動訓練系統(tǒng)中,教練員起著主導作用,是運動訓練的組織者和設計者,是運動員的教育者和指導者[2]。以運球技術動作為例,運球可以分為正腳背運球、外腳背運球、內(nèi)腳背運球和腳內(nèi)側(cè)運球,教練員需要清晰地認識到腳的不同部位的位置以及觸球點,在運球過程中腳踝不同方向的緊張程度以及在運球過程中腿部的發(fā)力位置。因此,在小學生課余足球訓練中,教練員需要具備扎實地足球?qū)m椉夹g、先進的足球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育學理論,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掘?qū)W生潛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足球技能。此外,運動技能的掌握固然需要學生多次不斷地重復練習,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馬戲團訓練動物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3]。在課余足球訓練中,教練員除了教授學生基本足球技戰(zhàn)術之外,還需要對他們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進行及時的指導與反饋。在技術動作學習初期,學生需要對技術在本體感知覺中建立表象練習,教師需要反復地進行示范與學生模仿動作的糾正,以便初步形成技術動作定型[4]。在技術動作學習后期,教練員要注重強調(diào)學生運用動作的時機、變向速度以及觸球的力量等細節(jié)。只有對學生的練習給予及時的反饋,才能夠避免學生進行重復的錯誤練習,從而提高課余訓練的練習效率,為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奠定基礎。
2.4 比賽情景中的訓練與高頻率比賽機會的有機結合
“學以致用”是對訓練和比賽二者含義的最好理解,訓練是比賽的前提和基礎,比賽是訓練的最終目的和外在表現(xiàn)。教練員在進行基礎技術訓練時,首先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分組重復訓練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解決單個技術中的重難點問題;單個技術動作的重復練習次數(shù)不宜過多,以學生形成技術定型為宜,避免學生形成僵化的操作意識。其次,教練員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該技術動作在比賽中的運用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如何應用所學技術來擺脫防守。例如,在運球過程中面對防守隊員的積極拼搶,學生應該學會降低重心、利用身體隔絕和采用異側(cè)腳運球來保護球不丟失。最后,教練員再根據(jù)學生們遇到比賽情境中的問題時所采取的處理方式進行點評,結合該技術動作的實際運用環(huán)境和要點再次進行講解,便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該技術動作的理解和記憶。此外,高頻率的比賽也能夠幫助學生強化足球技術,深化足球技能。“以賽代練”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技術轉(zhuǎn)變?yōu)榧寄艿钠脚_和環(huán)境,而且可以比賽來檢驗學生平時的訓練效果。教練員要根據(jù)比賽中出現(xiàn)的錯誤技術動作和不合理的技術運用及時反饋到日常訓練之中,調(diào)整訓練手段和方法。
3? 結語
足球技術與技能之間相互聯(lián)系而有所遞進,認識二者間的關系有助于教練員針對性地制定出訓練計劃,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足球技能。課余足球訓練是校園足球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足球教練員應該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積極采取多樣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課余訓練中所遇到的問題,為學生學習足球基本技術奠定良好的基礎,誘使技術向技能的順利轉(zhuǎn)變。
參考文獻
[1] 中國體育科學協(xié)會、香港體育學院編.體育科學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楊鐵黎,劉海元.對我國中學課余足球訓練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首都學院學報,2004,16(2):20-23.
[3] 邵偉德.從運動技能形成角度分析提高運動技術學習效果的幾個因素[J].體育教學,2008(6):62-64.
[4] 唐軍良.基于“運動技能形成三階段論”視角下練習方法策略性探究[J].體育教學,201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