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215511常熟市梅李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江蘇常熟
心血管病目前占我國居民死亡原因首位,也成為我國居民最大的疾病負擔,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1]。國內外研究表明,早期發(fā)現(xiàn)高危人群并開展有效干預管理能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我中心作為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項目的試點之一,根據(jù)要求對轄區(qū)內40~70周歲居民4 112例進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分析如下。
2016年3-4月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選擇轄區(qū)內的3 個村開展初篩,要求:①知情同意原則,自愿參加。②年齡40~70 周歲,最終完成4 112 名居民篩查工作。
方法:初篩通過問卷調查、相關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組成,對篩查出的心血管高危對象將做進一步實驗室檢查以及心臟和頸動脈彩超,了解高危對象的危險因素和疾病特征。
高危判斷標準:高危判定標準共4類分別為血壓高型、血脂異常型、心血管病史型、十年患病風險≥20%型。以下4 類標準符合其中一類,即可判斷為心血管高危人群。
收縮壓(SBP)≥160 mmHg 或舒張壓(DBP)≥100 mmHg。
血脂(符合其中的1 條即可):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14 mmol/L(160 mg/dL)。②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78 mmol/L(30 mg/dL)。
疾病史(符合其中1 條即可):①有心肌梗死病史。②曾經(jīng)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③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④腦卒中病史(缺血型或出血型腦卒中)。
心血管病患病風險:根據(jù)2008年WHO發(fā)布的《心血管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對篩查對象進行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十年心血管患病風險≥20%的篩查對象。
基本情況:共篩查居民4112 名,平均年齡56.73 歲;男1 869 名,女2 243名,男女比例為1:1.20;職業(yè)以農民和工人為主,占62%;學歷以小學和初中為主,占48%。
高危人群篩查情況:共篩查出心血管高危人群871例(21.2%),男性高危率22.68%(423例),女性高危檢出率19.37%(448例),男性高危率顯著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血壓高型708例(17.22%);十年患病風險≥20%型186例(4.52%);血脂異常型137例(3.33%);心血管病史型54例(1.31%)。
心血管高危組和非高危組人群臨床資料、實驗室數(shù)值比較:高危組年齡、腰圍、BMI、血壓值、GLU、TC、TG、LDL、明顯高于非高危組,HDL 數(shù)值高危組低于非高危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本研究顯示,常熟市梅李地區(qū)40~70 歲人群中,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的慢性病主要病種依次為高血壓病1332例(32.39%)、肥胖615例(14.95%)、糖尿病331例(8.05%)、血脂異常137例(3.33%)。
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病發(fā)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本次研究高血壓人群患病率為32.39%,其中血壓收縮壓(SBP)<140 mmHg 且舒張壓(DBP)<90 mm Hg 352例,控制率為26.43%,從心血管高危人群分型來看,高血壓型的高危檢出對象708例,占全部高危人群的81.3%。高血壓病在心腦血管危險因素中占首要地位,有研究證實,如果血壓控制在120/80mmHg 以下,可預防44.1%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所以,控制血壓對預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疾病的危險因素。根據(jù)2012年的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結果表明,我國18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 30.1%超重,11.9%肥胖,且有持續(xù)上升趨勢。本地區(qū)篩查的4112 人中,超重1593例(38.74%)、肥 胖615例(14.95%),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對于超重和肥胖個體,應考慮個體化的健康教育,采取綜合健康管理[2-4],包括開具運動、飲食處方,改變其生活方式甚至進行心理干預。
血脂異常在危險因素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血脂異常會增加心血管病的發(fā)病風險。治療中應以降低LDL-C 應作為調脂治療的首要干預目標。
表1 心血管高危組和非高危組的健康指標和一般資料(±s)
表1 心血管高危組和非高危組的健康指標和一般資料(±s)
指標 高危人群 非高危人群 t P年齡(歲) 58.82±7.37 55.34±7.56 -12.12 <0.01體重(kg) 64.21±10.48 61.67±10.07 -10.97 <0.01腰圍(cm) 85.92±9.17 81.73±9.12 -11.96 <0.01 BMI(kg/m2) 25.12±3.36 23.82±3.17 -10.576 <0.01收縮壓 165.08±19.1 134.81±14.17 -51.69 <0.01舒張壓 89.8±12.38 79.35±9.48 -26.93 <0.01 TC 4.78±1.06 4.54±0.83 -6.98 <0.01 HDL 1.39±0.42 1.47±0.40 5.20 <0.01 LDL 2.56±0.89 2.35±0.65 -7.33 <0.01 TG 1.75±0.96 1.52±0.85 -6.77 <0.01 GLU 6.78±1.90 6.30±1.52 2.51 <0.01
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和飲酒等可增加心血管病發(fā)病率。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在高危與非高危人群中無顯著差異,與相關研究不符,可能與本轄區(qū)的人群差異、樣本量有關[5-7]。
另外,需要引起關注的是,與傳統(tǒng)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相比較,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危組打鼾數(shù)值明顯高于非高危組,多個國內外臨床研究顯示,打鼾和心臟病、中風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這提示需要在我們在心血管篩查中積極關注打鼾情況。
本研究是以鄉(xiāng)鎮(zhèn)戶籍居民為基礎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篩查,項目篩查點區(qū)域分布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篩查出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將心血管病治療戰(zhàn)線前移,針對其危險因素進行干預,建立并完善防治工作體系和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