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錦婷
[摘 要]三年級的習作教學,讓學生學會修改是一個教學難點。習作互評能有效突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習作互評的作用,明確習作互評的標準,掌握互評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修改能力,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習作互評;習作水平;習作修改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87-01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學會互評是一條基本路徑。要學會互評,需要教師指導,讓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練習。學會互評習作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一項技能,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指導學生時,教師應站在整個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進行整體考慮,不斷歸納、總結互評方法,引導學生在互評中學會互評,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在習作互評前,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互評、互評對習作有什么作用等。習作互評就是學生間相互修改習作,互當對方的小老師,對對方的習作進行評價和欣賞的過程。在互評中,重在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并進行模仿和借鑒,還可以發(fā)現(xiàn)他人習作存在的問題,如語病等,并能改正。這樣就能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小老師”。當了解了作文評價的意義,學生便會對習作互評充滿期待,產生興趣。
進行互評習作需要有一定的標準。那小學階段的習作互評,需要依據(jù)什么標準呢?
一是根據(jù)每篇習作的個性要求進行互評。每一次習作都會有具體的要求。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教學要求是讓學生把自己觀察時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進行互評時,學生可據(jù)此要求進行互評。如,寫得具體不具體、自己的感受怎樣等。二是根據(jù)學段習作目標進行互評。教師可讓學生可依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學段習作目標進行互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第二學段的習作目標是“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等?;ピu時要根據(jù)這一標準,進行評價。
在具體一篇作文的互評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情況,制作自評、互評、師評的評價表格,并以此為抓手,引導學生展開互評,提高學生評價的有效性。
(一)引導學生互評,學會互評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第二學段的習作教學提出“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的目標。三年級上學期,在習作的批改上,我們重點引導學生找出習作中好詞好句和有明顯語病的句子,進行品讀和簡單修改。這種習作評價只是簡單勾畫句子,是三年級上學期習作互評的基本要求。
(二)學會修改符號,嘗試運用符號評改
在習作修改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形象的語言告訴學生修改符號的用法,邊說邊演示。比如,錯別字的符號,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這有個錯別字,別急,天線寶寶來幫忙。把它先圈起來,然后畫上天線,把正確的字寫在天線的另一端就可以了?!边@樣,好懂易記,方便學生學習。這樣的方法,使學生清楚了修改要求,知道了修改符號。然后教師再拿出學生的習作片段,引導學生一句句讀,運用符號進行修改。通過互評,學生評價逐漸會生疏走向熟練。
(三)學習眉批
在對字句修改的基礎上,我們開始尋找新的突破點——眉批。眉批主要互評文章局部的問題,即關注習作的細節(jié),對字、詞、句、標點或段落等方面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評價。第一步,引導學生抓住習作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關鍵詞語或句子,進行賞析,評價它好在哪兒。寫眉批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用怎樣的語言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第二步,從修辭方法和描寫方法等方面進行互評。在開始學習修改時,學生只能說出習作用了比喻或擬人的方法??墒?,到底好在哪兒,學生表達不出來。于是,我便引導學生三步走:先分析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然后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最后要評評寫出了哪些特點。同時,我板書在黑板上。這樣,就非常清晰,化難為易,便于學生操作。
(四)學會運用表格總評
三年級的學生寫總評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借助表格,引導學生逐條進行評價,做到有章可循。如,有個學生借助表格進行總評: “你能正確審題,符合題意要求,寫出小白兔要采蘑菇……”有些學生的總評缺乏條理、句子存在語病等。這需要在后期進行改進。最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互評作二次評價,對得好的打上“五星”,以示鼓勵,一般的打上“三星”。這樣,真正做到在評價中學習,在評價中提高。
總之,三年級學生的習作互評,目的是讓學生喜歡習作,初步掌握互改互評的方法。互改互評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習作修改能力,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