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穎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122—01
課堂教學評價語,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相關行為表現(xiàn)做出的瞬間、即時的評價時所使用的語言,包括口頭評價語言和手勢、眼神、微笑、點頭等體態(tài)語。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教師應使用不同類型的評價語;根據(jù)不同學科特點,評價語也應有多樣化的選擇。課堂教學評價語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因為評價語具有導向、激勵、反饋、總結等多重功能,所以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效運用正面評價語,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教師運用評價語時存在的問題
1. 評價語流于形式。評價語流于形式,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正面激勵作用不大。因此,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避免評價流于形式。2.表揚手段錯誤。表揚是目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手段,但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慣用的評價語是:“真聰明”“真棒”“了不起”等等,雖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沒有指出好在哪里,了不起在什么地方,使學生陷入盲目的自信,對學生成長不利。3.忽略糾正學生錯誤。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容易產(chǎn)生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說偏離了文章的主旨。一旦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但教師并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如在某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朗讀讀漏了一個字,并且還讀錯一些讀音,教師可能并沒有注意學生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給學生的評價是“讀得還不錯”,但是部分學生就聽得比較認真,就會對教師的評價產(chǎn)生一些別的看法。這樣的評價不重視糾正學生的錯誤,并不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
二、評價語在課堂中有效運用的策略
1. 民主平等,體現(xiàn)人文對話。在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受約束,能夠積極思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民主氣氛,從而實現(xiàn)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小壁虎借尾巴時應該是什么心情?假若你是文章中的小壁虎,自己的尾巴斷了是什么心情?”如此便給學生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后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表揚,從而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強,因此在理解課文時對作者表達的情感、對教材的理解可能會有偏差,教師此時應該用寬容的眼光去理解學生,保護他們純真的心,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進行有價值的評價。在表揚的過程中也可以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這樣就避免了傷害學生們的自尊心。也只有在這種民主平等課堂氛圍中,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2.自然真誠,激勵學生發(fā)展。事實上,課堂提問與回答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學生賞識以及激勵的過程,也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還應該擺正自身的姿態(tài),對于學生的進步,教師可以用真誠的微笑、親切的語言、鼓勵性的話語鼓勵學生繼續(xù)進步,讓學生感受到幸福感。3.引導評價,激勵學生進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假若一味地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而沒有給學生指出錯誤之處、好在哪里,這些評價語就只是流于形式,對于引導學生進步毫無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時,就應該把握好時機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的誤區(qū),并且啟發(fā)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時,教師點名提問某位學生:“少年閏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從課文就可以找到很多形容閏土外貌的詞語,但是這位學生可能由于緊張或者語塞說錯了,此時教師就可以這樣進行引導性評價:“別著急,你再好好閱讀課文,一定能回答出來的?!蓖ㄟ^這些引導,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同時也達到了激勵學生進步的作用。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語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教師來說,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教有主導、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每一位學生都是性格各異的獨立個體,所有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是我們當前教育的目標和方向,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評”,讓課堂教學評價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