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國家對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作為教育的開端,對學生的影響重大。時代在變遷,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課堂上的語文教學語言是否需要革新是當下家長和老師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而本文則就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教學語言;語文;特點
教學語言是學生接收新知識最直接也是最關(guān)鍵的因素,那么,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怎么才能用語言對孩子作出正確的引導一度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語言作為人們最為直接的表達方式,在生活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
(一)規(guī)范正確性
小學老師可以說是小學生的啟蒙老師,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都可以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小學生正處于兒童階段,生長發(fā)育不健全,而且模仿力相當強,很容易跟著老師依樣畫葫蘆,這就要求老師平時一定嚴正己身,做好正確的引導?,F(xiàn)在許多小學的大門口都掛著幾個大字“校內(nèi)請將普通話”,這個是對小學生最為基礎(chǔ)的要求,老師在課上講課一定要用標準的普通話,課下和學生交流時也要注意。課堂上老師在教授拼音時,卷舌音和翹舌音一定要分得很清楚,當下一些年輕人的卷舌和翹舌音不分,一定程度上都和小學時老師的教育有關(guān)。因此,只有規(guī)范語言的準確性,才可以為學生長遠的發(fā)展做打算。
(二)可接受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新知識新事物的認知都比較淺顯,因此,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時,語言不要太過繁瑣,學生聽起來會很難理解其深意,請盡量做到深入淺出,把語言生活化,甚至可以多加一些表情或動作,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更易理解和接受,他們學起來自然會感到輕松。在課上如果遇到一些抽象化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想象的能力,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幫助自己理解。
(三)科學性
其實教育的本質(zhì)是傳播知識,也就是傳播科學思想,不管任何學科,都是以此為己任,語文則更加如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一篇文章時,不可以胡亂曲解文章內(nèi)容,要結(jié)合生活,作出一些合乎常理的猜想。教師只有充分合理的善用語言,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zhì)量。
(四)趣味生動性
現(xiàn)在許多小學都提倡打造趣味課堂,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正處于活潑好動期,不具備自制能力,自然注意力也不會那么集中,故此,老師要針對這一點,在課堂上盡量把知識講解的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繼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可以把一些詩歌改編成歌曲,讓學生唱出來,或者將一些課文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把原本枯燥的課文內(nèi)容變得有生氣。學習一篇新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聽老師有感情的把它讀出來,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課文內(nèi)容生動的刻畫在腦海里。之后老師可以找?guī)讉€同學提問,讓他們分享一下自己想象到的畫面,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并且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是最天真爛漫的,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的眼里,任何事物都是鮮活且富有生命力的,他們的這些想法也可能來源于家長每天在睡前給他們講的童話故事,因為在童話世界,連小狗都是會說話的,所以他們對眼前的世界賦予了許多想象力,同時也為小學生的生活增加了許多趣味性,基于此,老師講課一定要把趣味性融入其中。
二、關(guān)于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適合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
(一)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對當下小學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時代在進步,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老師不應(yīng)該只是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語言上,應(yīng)該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教學模式上,可以適當?shù)慕Y(jié)合學校里的硬件教學設(shè)備,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使得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知識來源于生活,所以老師一定要將知識與實踐的相結(jié)合,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繁榮。
(二)研究學生需求,改進教學語言
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能被學生輕易地接受,從教學結(jié)果中探究教學語言的作用,結(jié)合學生的意見及早更正自己的不足之處,繼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學素質(zhì),部分教師在課下會有不當?shù)恼Z言行為,易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嚴于律己,樹立好榜樣,不要讓學生在思想上對老師的認識有偏差,為老師團體及學校帶來正面的影響。
總結(jié)
總而言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教學方法,還要善用教學語言,只有二者相結(jié)合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率,為我國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助力。
【參考文獻】
[1]王芳.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淄博師專學報,2016(02):21
[2]馬志杰.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17
[3]王艷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4):00014-00014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謝河鎮(zhèn)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