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 要:針對目前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就課堂管理策略作了一些探討。包括以學生為本,加強人文關懷,嚴格要求,持之以恒,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師生平等的原則,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鼓勵學生自由表達,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管理;策略
本人從事高中美術學科教學二十幾年,深感美術課堂紀律的掌控是課堂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成功開展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不僅能形成積極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還能激發(fā)學生潛能的釋放,以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常會出現(xiàn)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首先,高中生在長期應試教育的思想和高考升學壓力的雙重影響下,習慣性地把美術欣賞課視為副課、休息課而得不到學生的足夠重視,這樣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善于掌握課堂組織管理的藝術,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巧妙地處理個別學生的問題,加強人文關懷,提高教學質量。
本人的解決方案具體是:
一、嚴格要求,持之以恒
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彪m然當前的教育提倡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但課堂紀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每學期初就要建立必要的學習制度,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隨時對教學管理進行調控。要求學生做到:(1)專心聽講,動靜有度,盡量使課堂教學常規(guī)化。(2)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要求學生上課預備鈴響后必須做到“快、靜、齊”,準備好教材,教師快速打開投影,出示本講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學生帶著疑問利用課前幾分鐘預習教材。長此以往,通過不斷地訓練,在教學實踐中就輕松解決了一些學生對老師的提問神色漠然、充耳不聞的尷尬境地,美術鑒賞課堂從此再也不是老師單獨表演的舞臺了。
二、熱愛學生,和諧共處
一位大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應該是愛的使者。課堂紀律的好壞,除了依賴于課堂上的一些規(guī)矩,還來自師生間的相互信任和尊重。尤其對待班上的后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人文關懷,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放大表揚。采用一切形式肯定學生,欣賞學生,親近學生,使他們獲得進步的動力源泉,督促他們不斷進步。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密切關注和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用自己的信任與關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
三、自我管理,區(qū)別對待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自我管理為目標,努力促進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發(fā)揮,實現(xiàn)內在控制,是美術課堂管理的最高境界。傳統(tǒng)的課堂管理,由教師監(jiān)督并實行。而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管理是一種組織行為,教師與學生都是這種組織行為的組成部分,兩者是平等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自我管理的經(jīng)驗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自主、主動地去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其次,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在課內外了解學生的愛好,幫助每一位學生確立一個合理的發(fā)展目標,如普通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要求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導向,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愛因斯坦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那些愛好繪畫的學生,我把他們組成一個美術興趣小組,進行繪畫強化訓練,為美術高考班準備優(yōu)質生源。在老師科學的指導下,兩組學生都獲得了學習美術的成就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達到最優(yōu)的課堂管理效果。
四、多元理解,自由表達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抓住閃光點,肯定長處,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展示出來。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有意識地使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思考,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如學習湘美版第三單元第一課《追尋美術家的視線》,講到請學生仔細觀察埃舍爾的作品《手與球面鏡》,你從畫面中讀到了哪些信息時,學生在老師的鼓勵引導下,答案五彩紛呈,出人意料,既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读x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也強調:學生是美術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因此,我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自由表達,鼓勵多元理解,讓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發(fā)散與遷移;包容不同的聲音,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這是我們課堂管理的最高境界。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發(fā)展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策略,因勢利導地組織教學,讓學生也愛上我們的美術鑒賞課,那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出版社,2002.
[2]賴新元.教師的課堂管理藝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
[3]宋秋前.當代課堂管理的變革走向[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