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可視化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合理運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建構(gòu)寫作框架,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寫作;思維可視化
【作者簡介】卿小霞(1970.05-),女,漢族,甘肅慶陽市東方紅小學高級教師,省級骨干教師,研究方向:小學、初中英語。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通過英語學習發(fā)展學生的 “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但目前我們偏遠落后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學只重視學生“聽、說、讀”的訓練,忽視了“寫”的教學,只停留在“抄寫”幾個單詞或者仿寫幾個簡單句子的層面,沒有真正意義的寫作訓練。致使大部分學生用英語寫作時力不從心,考試時要么不寫,要么用幾分鐘隨便湊合幾句。導致文章無重點,句子不完整,基本語言知識錯誤,缺乏邏輯性等,更談不上寫作的整體構(gòu)思和技巧,致使學生討厭寫作,害怕寫作。鑒于此,我嘗試以思維可視化為支架,在小學中高年級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思維可視化包括思維導圖、流程圖、魚骨圖等,主要是用顏色、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等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呈現(xiàn)思維的過程,表達知識結(jié)構(gòu)和知識信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高級思維技能和知識建構(gòu)能力。因此,合理運用能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掌握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剛開始學寫英語作文,不知道從何寫起,如何落筆,而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 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我利用頭腦風暴和學生一起設計思維導圖,激活學生的思維,首先把信息詞羅列出來,再提取關鍵詞,引導學生運用關鍵詞練習說話,通過訓練,學生有話可說,慢慢地腦子里的句子就多了,就不怕寫小作文了,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了Hobbies后,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了如上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簡單描述自己的愛好。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小組合作或自己獨立繪制思維導圖,然后依據(jù)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極大地享受英語寫作的樂趣。
魚骨圖是由日本石川馨先生發(fā)明的,因其形狀如魚骨,又叫魚骨圖。它是一種問題分析方法。由于小學生沒掌握寫作方法,通常是缺乏邏輯思維,條理不清,思路不明,關鍵詞不準,所以我利用魚骨圖,結(jié)合的“總分總”方法,以話題作為魚骨的主干骨,再通過頭腦風暴法,找出話題所涵蓋的幾個方面,以及可能涉及的相關單詞、短語,作為魚身上的刺,然后引導學生提煉出主題句,作為魚頭,最后一個總結(jié)句作為魚尾。如:在學習季節(jié)時,我設計如下魚骨圖,啟發(f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畫出魚骨圖,再進行寫作,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技巧,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清晰合理。
寫作教學作為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對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小學階段,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詞匯量、生活閱歷和經(jīng)驗缺乏,英語寫作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可根據(jù)作文題目,通過思維導圖提煉出與作文題目相關的關鍵詞、關鍵信息,幫助學生構(gòu)建完整的內(nèi)容框架。以流程圖引導學生整理思路,構(gòu)思文章,將事情發(fā)生的前后順序羅列出來,讓學生意識到一個話題有很多方面可以寫。只有學生寫作的思路明了,內(nèi)容框架完整,就可以寫出內(nèi)容充實、思想表達完整的作文。
例如,在學習了“My day”這一單元之后,讓學生以時間為序來描述自己一天的日?;顒印榇宋医Y(jié)合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制作如下流程圖,再引導學生利用一定的修辭手法,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個性化的習作。
總之,思維可視化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極大的教學優(yōu)勢,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廣泛地將這種教學模式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從而達到優(yōu)化英語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多重作用。
[1](英)托尼.巴贊,李斯,譯.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張慧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