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愛娟 范興鳳
【摘要】基于小學語文教學,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這一問題,首先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預習活動 詞句訓練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屬于必修科目,同時也是基礎學習科目。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重要技能,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能力。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诖?,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堅持閱讀訓練,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還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識能力。在進行閱讀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利于小學生對語句排列以及詞語結構等知識進行更深一層次的理解與掌握,并且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另外,對小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對語文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詞語以及重點句子的分析能力,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為語文整體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現(xiàn)階段,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詳細的了解,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包含此方面的內容,同時還包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由于小學語文課程具有一定的廣闊性,內容知識較為豐富,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閱讀能力之間的差異性,對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一)教學方式方法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僅僅是依照課本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導,課堂的中心是以課本為主。同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遇到課本當中與考試內容無關的知識點時,大部分教師會選擇跳過,因此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僅僅注重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并不注重閱讀課外書籍,從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知識層次的擴寬。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僅僅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根據(jù)學生成績的高低對學生進行區(qū)分和評價,導致學生也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考試當中,并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二)課程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校會注重學生的考試教育,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通過課堂的測試或者課堂聽寫默寫等形式,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水平進行考察,從而判斷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的知識,或者通過課堂測試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目的。但是此種方法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對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抑制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會對學生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以及培養(yǎng)自身修養(yǎng)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針對學校方面來講,大部分學校都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向以及進度進行主導,同時,還包括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從目前大部分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校為了獲取較高的升學率,較為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從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甚至還有部分學校沒有設置獨立的圖書室,導致學生在學校很難接觸到課外讀物,有部分學校雖然設置有圖書室,但是其中的課外讀物種類較少,圖書數(shù)量也不多。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對語文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設計,使得課堂活動能夠更具真實性,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及方法,讓小學生在真實的課堂體驗中,有效提升閱讀能力以及語文能力。
(一)合理利用預習活動
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就需要教師對預習教學提高重視程度,對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進行引導,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預習在其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預習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每一次閱讀教學之前,教師都可以對小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同時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解決,并將文章中的詞句進行標注,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碰見難以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對其進行合理的標注,使得小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以及完善。同時,由于小學生對知識具有一定的認知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此特點,對教案進行科學設計,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教案中的內容進行有效的預習。
例如,在進行《我們眼里的秋天》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篇閱讀課文,并且將課文中不認識的生詞進行標注,然后查閱字典對其進行解決。其次,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標注出來,然后進行二次閱讀,對其進行解決,如果此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可以將該問題進行重點標注。在預習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未來學生的學習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注重詞句的訓練
在進行小學生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詞句的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構成的基本要素,包含詞句,因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就需要注重小學生閱讀技巧的豐富,引導小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文章中的詞句,然后從中體會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教師還要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小學生劃出優(yōu)美詞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詞句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文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小學生閱讀技巧的提升。在進行閱讀技巧提升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小學生能夠準確體會到文章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使得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能夠將文字同自身的想象思維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對文章中心思想以及詞句涵義進行熟練掌握,進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日后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的高低,同語文能力的高低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因此,教師就需要注重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瀝.初探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8,(10):131.
[2]韓坤.淺談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培訓,2017,(04):200.
[3]康建華.芻議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J].教育觀察,2016,(09):94+96.
[4]蔣碧薇.談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方法[J].求知導刊,2015,(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