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讀者劇場”最重要的元素是聲音與劇本編寫,因此“讀者劇場”是教師補充語文聽、說、讀、寫的一種全新模式。通過“讀者劇場”的實踐運用,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讀者劇場;劇本;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讀者劇場”是英文Readers Theatre的中文直譯,它是把故事改寫為小劇,通過讓孩子大聲朗讀小劇腳本的形式,向孩子有效地介紹一個故事。這種采用朗讀的形式可以創(chuàng)意地展現(xiàn)任何題材、任何閱讀水平的文學作品。有了出色的腳本,好的讀者會通過聲情并茂的表達,把故事中人物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故事栩栩如生。“讀者劇場”最重要的元素是聲音與劇本編寫,因此“讀者劇場”是教師補充語文聽、說、讀、寫的一種全新模式。如何通過“讀者劇場”的實踐運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呢?
一、劇本選擇,尊重兒童身心發(fā)展
讀者劇場的劇本可以是語文課本上的,如蘇教版五上《公儀休拒收禮物》一篇,課文以公儀休拒收禮物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劇情雖然簡單,但結(jié)構(gòu)緊湊,人物性格鮮明,充分體現(xiàn)了獨幕劇的特點;也可以根據(jù)課文進行改編,如蘇教版四上《九色鹿》一課,人物形象鮮明,對話豐富,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里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學生特別感興趣;還可以從學生閱讀的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書中選擇經(jīng)典的篇章段落進行改編,如結(jié)合五下練習七“水滸故事擂臺賽”,讓學生從課外閱讀的經(jīng)典名著《水滸傳》中選取一些感興趣的故事——《武松景陽岡打虎》《楊志賣刀》《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等,改編成生動的劇本。總之,選擇的劇本要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相關(guān)題材為主。
二、劇本改編,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改編劇本是中年級讀者劇場的重頭戲,如果說“朗讀表演”是一種閱讀的展示,那“劇本的創(chuàng)編”則是“寫作”的輸出。以四上《九色鹿》一課為例。首先在學習課文后,引導學生想象九色鹿勇救調(diào)達后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想象王妃是如何說服國王張貼皇榜捕捉九色鹿的,還要想象調(diào)達揭皇榜前的內(nèi)心活動等,這些內(nèi)容都需要學生根據(jù)人物特點進行想象編寫,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等語文綜合素養(yǎng)。接著,在學生創(chuàng)編劇本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帶著學生對原文做出變更,例如變更原文中的敘述人稱,使劇本“格式化”。最后,對“格式化”的文本進行試讀,并注意修正格式、語句。
附學生小組合作改編的《九色鹿》劇本片段:
第一幕
[敘述:傳說,在一片景色秀麗的山林中,生活著一只美麗漂亮的鹿。它的雙角潔白如雪,身上有九種鮮艷的毛色,人們都稱它九色鹿。這天,九色鹿在河邊散步。突然,耳邊傳來一陣呼喊。]
調(diào)達: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咕嘟咕嘟……
九色鹿:咦,這是什么聲音?不好,好像是有人在呼喊“救命”。
烏鴉:聲音好像是從小河那邊傳過來的。
九色鹿:我們快去看看吧!
[敘述:只見一個人在洶涌的波濤中奮力掙扎。九色鹿立即縱身跳進河中,將落水人救上岸來。]
九色鹿:你好些了吧?為什么會掉入水中呢?
調(diào)達:(有氣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地哼著,“撲通”朝九色鹿跪下)尊貴的九色鹿,我因貪戀河邊美味的漿果滑落水中,您救了我,您的救命之恩我將永遠銘記在心,我愿終身做您的奴仆,受您的驅(qū)使……
九色鹿:(打斷調(diào)達的話)我救你并不是讓你做我的奴仆。
調(diào)達:(千恩萬謝)小人蒙受您的救命大恩,實在感激不盡。為了報答您,我愿將家中的財物獻給您,愿將家中的食物供您享用。
九色鹿:(淡淡一笑)只要你不向任何人透露我的住處,就算是知恩圖報了。
調(diào)達:(表情嚴肅,鄭重起誓)您放心,我調(diào)達就算被刀槍劍斧包圍也絕不透露半個字。蒼天在上,調(diào)達要是忘恩負義,絕對會遭雷劈,得報應(yīng)!
九色鹿:(扶起調(diào)達)善良的人啊,我相信你!你快快回家吧!
三、劇本演練,增強合作探究能力
教師在演練一開始要進行朗讀示范,讓學生關(guān)注老師是怎樣斷句,用怎樣的表情、語氣語調(diào)來朗讀的。通過教師的親身示范向?qū)W生演示如何通過不同的表情、語速和語調(diào)變化來傳達不同的意義。例如,從劇本中選一個句子,先是慢慢閱讀,然后快速閱讀,或者先靜靜地閱讀,然后大聲地讀。接下來讓學生思考:我們朗讀的方式是如何影響意義傳達的?接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練習不同的角色,并且體會不同角色的感覺,然后決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最后學生通過組內(nèi)討論的方式?jīng)Q定如何表演、用什么樣的音色表演、制作什么樣的道具等,以此加深學生對人物和劇本的理解。選定好角色后,還可以將劇本帶回家,與家人一起練習,這樣不但可以使朗讀更流暢,還可以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通過多種形式的演練,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劇本朗讀,分享學習成果
學生流暢朗讀后,就可以朗讀表演了。不使用劇服、布景或道具,表演的學生在教室前排成一條直線,面對觀眾,用直接朗讀劇本的方式,讓學生憑借表演者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理解劇本內(nèi)涵,欣賞朗讀表演。除了在班級內(nèi)進行劇本朗讀表演,還可以鼓勵班級學生為其他班級的同學表演。此外,學生還可以在學校為老師表演或者錄制視頻上傳至班級網(wǎng)站分享給更多的家人朋友。在朗讀結(jié)束后進行回饋和分享,例如:你覺得今天哪位同學朗讀得最好?為什么?通過讀者劇場,你有什么收獲?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總結(jié)。在進行回饋和分享時,不僅促進了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等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還深化了學生對文本的思考,同時對朗讀者的肯定和建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和自知。
讀者劇場在實踐的過程中貫穿了聽說讀寫等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學習有異曲同工之處,有這樣的一個創(chuàng)意舞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將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蔣嶺.從一個案例探討如何引入、實施“讀者劇場”[J].閱讀,2015(3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