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今,初中語文對自讀課文的關(guān)注程度越來越高。自讀課文對于學生來說,是鍛煉思維方式的一個重要階段。英國曾經(jīng)有言:基礎(chǔ)不良的好建筑是沒有的。好的基礎(chǔ)對于學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初中就是這樣一個塑造學生的階段,所以,初中教師應該極其注重學生的自讀能力。針對自讀課文的教學,很多教師感到極為困擾。如何提高學生的自讀自學能力成為重點。本文針對自讀課文的缺點和解決對策做了相關(guān)分析。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自讀課文;解決方法;閱讀能力
新的課程要求,自讀課文在語文課本中占較大部分比例。作為單元排列的有機組成部分,自讀課文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有相當程度的鍛煉。由于自讀課文在考試中不受重視,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常常忽略這一教學內(nèi)容。一般來講,學生在自讀課文時只是把文章簡單地讀一遍,并沒有深入的思考,教師也未及時給出提醒并且檢查自讀結(jié)果,這樣下來自讀效果自然不佳。教師的這種放任行為也不會對學生的自讀能力有所幫助。
自讀課文是學生鍛煉閱讀的重要方法,對學生的語言思維、欣賞水平、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也是對講讀知識的提煉升華。概括地說,自讀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方面的能力,學生能力的提升也會幫助其提高閱讀質(zhì)量。講讀課文給學生帶來準確無誤的語文知識,自讀課文則對其進行補充、思考,使學生得到整體的練習,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語言能力。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幫助學生解決自讀課文的難處呢?
一、 把握閱讀基本要求
學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之后,教師對其應該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小學語文的閱讀通順。初中語文無論是對于基礎(chǔ)文章,還是課外讀物,都應該進行有意識的訓練。首先,教師應該提前告知學生預習課本文章,讓學生對基本課文有大概的了解,知道文章的背景以及講述的內(nèi)容,避免在課堂上出現(xiàn)不認識的生詞。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劃分段落,理順層次關(guān)系,簡要說明每個段落的中心意義。在這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摘抄認為出色或是喜歡的句子,并嘗試自己點評。這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對思維意識的鍛煉。最后,學生可以將不懂的問題標記,在課上提問,由教師進行解答。
二、 速讀與精讀結(jié)合
一般情況下,學生課堂上自讀文章的時間較少,只有幾課時。這對于學生自讀能力的訓練是不夠的。想要在自讀時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需要鍛煉學生速讀的能力。速讀即在短時間閱讀課文時重點捕捉文章的主要思想,對不必要的信息有所忽略。著重找出關(guān)于文章主旨的句子和段落,快速了解全文概貌,如前期背景、人物特點、主要事件等等。速讀之后,學生應更進一步學習精讀。精讀的目的在于掌握句子結(jié)構(gòu),分清句子層次,用更清晰的條理來體會文章的中心意味。通過速讀與精讀結(jié)合,學生可以快速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提高閱讀質(zhì)量和欣賞水平。
三、 設(shè)計文章綱要
綱要作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服務(wù)于文章主題,對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有重要意義。綱要既表明了文章重點,又兼顧細枝末節(jié)。就好像人都有脊梁一樣,每篇文章也都有各自的綱要。比如,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材有一篇文言文《傷仲永》,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在自讀《傷仲永》之后,即可按照文章層次設(shè)計綱要,教師可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規(guī)劃綱要。第一點,方仲永的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第二點,《傷仲永》一文在寫法上有何特點?簡要分析。第三點,方仲永父親是個怎樣的人?了解這幾點之后,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中心思想就顯而易見了。學生在完成綱要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問題,不僅對于自讀能力有幫助,更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語文水平。
四、 及時解決自讀過程中的困惑
學生在講讀課打下基礎(chǔ)后,可以通過講讀課的知識進行自讀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及時標記,向教師請教,教師在基礎(chǔ)階段的指點極其重要。在我看來,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幫助學生理順文章,理解課文。(1)點撥式,比如《岳陽樓記》一文,學生對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刻,這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聯(lián)系文章的背景、主旨來感受這兩個句子所飽含的情感。(2)引誘式,比如在解釋詞語、理解句子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引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感悟,避免直接告訴答案導致學生印象不深刻不理解的局面。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相關(guān)例子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課文中的問題,在學生思路混亂的時候,教師要直接告訴學生的問題所在。(3)啟發(fā)式,教師可以在學生自讀文章時指導學生通過課文思考更深刻的問題。眾所周知,初中語文的課后習題一般只有幾個,這幾個固定的問題會導致學生習慣性思維固化,所以教師可以指引學生自己思考一些課后沒有的問題,并幫助解答。
五、 比較閱讀,分析相似課文
對于不同類型的自讀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學會變通,找到講讀課文與自讀課文在結(jié)構(gòu)層次上的相同點與不同之處,并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表達形式、中心思想進行總結(jié)歸納。每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之間都會有相應的規(guī)律,只要細心閱讀就可以找到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對于相似的課文,教師要輔導學生梳理歸納,在梳理的基礎(chǔ)上進行比較,鍛煉學生的思辯能力,通過思考找出相似之處,辨別其中細微的不同,在辨別的基礎(chǔ)上,提升閱讀趣味,提高對閱讀的欣賞能力。譬如《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兩者皆抒發(fā)積極向上的中心思想,然而《岳陽樓記》作者是為了規(guī)勸友人,勉勵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讓人敬佩,《醉翁亭記》則有些寄情于山水,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這兩種不同的情懷也可讓學生更清晰分辨出來。
六、 結(jié)束語
目前,大部分學生在自讀的期間只是單純地通讀全文,這種情況導致學生思維模式僵化,不了解文章全貌,更忽視了思考的重要性??鬃釉醒裕簩W而不思則罔。大致意思是學習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由此可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注重思考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學會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充分做好課件、傳授學生知識的基礎(chǔ)上,鍛煉學生自學自讀能力,讓學生畢生受益。
參考文獻:
[1]鄭曉剛,鄧彤.自讀課:教什么與怎么教[J].中學語文教學,2010(4).
[2]白建民.論農(nóng)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
[3]劉菊英.試論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表達能力[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11).
作者簡介:
毛文娟,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