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是英語課改的必然趨勢。本文通過對高中閱讀課的回顧和反思,探索如何在閱讀課中組織和開展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課模式;主動學習
高中閱讀課的目的是多元的,既要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的教學,也要重視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既要重視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也要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閱讀過程是一系列的積極的心理活動,如知覺、思維、推理、分析、判斷、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既要重視詞匯學習,更要重視語義的理解和猜測、分析文本結構及應用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英語閱讀的文章一般都介紹一個話題。閱讀教學在幫助學生獲取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旨在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以及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通過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反思,在探索如何在閱讀課教學中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我進行了有益的嘗試?,F將自己總結的“三W”問題推進式閱讀教學模式做一淺談,與同行交流。
一、 “一W”階段(Pre—reading Activities)
在這一階段,用“What do you know about?”問答形式進行師生互動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同時檢查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即將學習的閱讀內容的預習情況,激活課堂,從而順利引入新課。
學生對閱讀材料話題的熟悉程度是決定對閱讀材料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以“What do you know about...?”為主線,把讀前的各種活動貫穿于其中,通過問題的層層推進,達到了解學生對所學課文經預習后所具有的先備知識,同時也檢查并督促了學生的課前預習。一般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的進行預讀:
.閱讀文章的標題
.閱讀文章的副標題
.閱讀文章的圖片或圖標
.閱讀文章的黑體或斜體部分
.閱讀文章的第一段
.閱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閱讀文后的問題
二、 “二W”階段(While—reading Activities)
第二階段用“What do you want to know?”問題來組織師生和生生互動,目的在于啟迪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營造發(fā)現問題、探討問題、共同學習及討論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氛圍。
(一) 把握文章主旨
每篇文章都有主題,以統(tǒng)領整篇文章的內容。有的文章直接陳述主題思想,有的文章則需要讀者自己去理解領會。
第一,尋找主題句。作者常常以主題句的方式陳述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和觀點。主題句最可能在段落的開頭,也可能在段落的結尾或中間。
第二,歸納主題。有的作者不直接闡明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和觀點,而是隱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應用略讀的技巧,幫助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二) 捕捉文中信息
用who, where, when, what, why等提問是幫助學生捕捉有效信息的好辦法。通過提問:
“Who?”可幫助學生找到文中的主要人物;
“Where?”可幫助學生找到文中出現的主要地點;
“When?”可幫助學生找到事情發(fā)生的時間;
“What?”可幫助學生找到所發(fā)生的主要事件;
“Why?”可幫助學生找到事情發(fā)生的原因。
在這一階段,組織學生就課文內容快速探尋細節(jié)信息,根據上下文適當進行判斷推理未知信息及篇章結構的解讀。用問句的形式展開練習,也可以分組討論來幫助同學掃清理解障礙,也可檢測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對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的難點內容進行必要的引導,加深學生對所讀材料信息的準確把握,為下一步課文的復述奠定了基礎。
三、 “三W階段”(Post—reading Activities)
第三階段為讀后的學習效果檢測和對已學知識的鞏固階段,該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對信息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使學生頭腦中已獲得的信息得到強化和鞏固,同時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應用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展示“What have you learned?”的舞臺,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階段。
(一) 課文復述
復述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有效手段。先讓學生分小組進行連環(huán)式復述,之后再進行全班性的復述。采取由小組到全班的活動形式,目的是督促每一個學生的積極參與,調動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爭做活動的主人,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通過合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 表明立場
在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后,學生常會有對文章中出現的人和事、作者表達的觀點和態(tài)度作出評價的欲望,不管學生是喜歡或厭惡、贊揚或反對、肯定或否定,老師一定要設計活動讓學生表達出來,正確的予以表揚肯定,錯誤的或不準確的要及時予以糾正。
(三) 提升自我
有效的閱讀不僅讓學生從文章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把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并運用于現實生活,尤其是運用于自身的現實生活中。通過閱讀學生不斷拓寬視野、啟迪思維、塑造自我。高中英語新教材內容的生活化和真實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激活了課堂。同時也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從而增加了成就感,激發(fā)了學習的熱情,同時促進了主動學習的意識。
四、 課后反思
“三W”問題推進式閱讀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為前提的教學過程。這一過程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困境,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整個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同時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促使教師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自己做出新的角色定位。
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過程給學生帶來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學習渠道,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師和教科書。同時教師既是引導者、幫助者,又是參與者、合作者,這有利于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培育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的任務主要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觀念,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孫穎.試論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33).
作者簡介:
張正成,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榆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