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很多農(nóng)民到城市打工,于是把孩子委托給自己的父母或者親戚照看,就出現(xiàn)了大批的留兒童。這些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jiān)管與教育,在學校違反紀律,學習成績不好,成為學困生。因此,留守兒童學困生也成為當前農(nóng)村教學的一項棘手問題,這需要教師、家長給予這些留守學生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關鍵詞:留守兒童??學困生??愛心教育??家庭教育
一、留守兒童中學困生的心理特點
(1)缺乏學習的持久性。留守兒童中學困生的絕大數(shù)人,學習的毅力和耐力均較其他學生差,對問題不愿做長期艱苦的鉆研,而習慣于“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方法,對問題很少去主動尋找致錯的原因,因此常重犯某些錯誤。對于那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常常還沒有聽完,就急著說“不會”,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不善于使自己的智力活動高度緊張起來。
(2)基礎知識不扎實,缺乏興趣。留守兒童中學困生很少能按順序完整地敘述所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數(shù)學問題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留守兒童中學困生不能與教師同步思維,常常提出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疑問。留守兒童中學困生的心情大多數(shù)處在厭煩、焦燥的抑制狀態(tài),常感到學習很無聊,枯燥無味
(3)存在自卑和焦慮心理。留守兒童中學困生因為學習成績差,他們在學習中常常受到教師的批評或指責,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中不敢向老師提問,生活中也不敢與其他同學交往,使得他們常處于孤立、無助的狀態(tài)中。由于留守兒童中學困生自身的各科基礎知識較薄弱,他們在各科學習中常常有焦慮不安的情緒,主要表現(xiàn)有害怕檢查作業(yè)、害怕考試、害怕開家長會以及擔心教師的批評等,這些害怕焦慮的心理都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焦慮的心理特征。
關愛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是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教師、家長應該給予這些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更多的關愛和幫助。針對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心理特點,我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幾個矯正的辦法,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更加關心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用教師的耐新與細心,給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鼓勵和幫助,讓這些學生感到教師的溫暖與呵護,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收到轉化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滿意的效果。
三、拉近師生距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卑心理,他們往往不善于交流,不愿意與人進行交往,性格比較內向,常常表現(xiàn)出自我封閉,缺少家庭的溫暖而讓他們感到被冷落、被遺棄。因此,教師要主動接觸他們,多于他們交流溝通。教師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要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在時時刻刻地關懷自己,慢慢地學生就會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將自己的心里話傾訴出來。教師了解了學生內心的想法,有利于引導學生,對癥下藥,從而消除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自卑心理,使他們快樂學習。
四、針對農(nóng)村學困生要因材施教
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所形成的原因不同,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達到轉化效果。對于班級中的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教師的引導要循序漸進,如果要求與優(yōu)等生同步的話,會給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學習上產(chǎn)生畏懼感,不僅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甚至會不做作業(yè),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放低要求,找一些容易完成的作業(yè)。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慢慢地學習成績也就跟上來了。
五、通過班級優(yōu)等生轉化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
教師轉化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力量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班級中優(yōu)等生的帶動來轉化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優(yōu)等生與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劃分一個學習小組,實行以優(yōu)帶差,以優(yōu)促差,讓學生學會相互幫助,相互溝通與交流,取長補短,進一步促進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六、用真愛教育引導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
愛是教育的基石。對于長期生活在“孤獨城堡”中,父母“關愛缺失”的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愛是他們最缺乏的,所以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把“關愛學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把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創(chuàng)新思路,積極探索,注重從平時的生活細節(jié)、親情體驗、心理教育等方面加強教育引導,力爭讓每個學生找回親情、找回快樂,健康成長。
七、實施激勵評價
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缺少父母關愛,缺乏家庭溫暖,他們的挫折多于其他學生,他們的寂寞多于歡樂,但是這些缺點并不能掩蓋他們的優(yōu)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優(yōu)點,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幫助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樹立自信心。
八、盡可能地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力量
首先針對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的特點和需要,根據(jù)他們的校內外表現(xiàn),盡可能地讓學生與父母常聯(lián)系,每月定期通電話,讓家長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其次,利用“五一”“十一”、春節(jié)等學生家長返鄉(xiāng)的機會約父母面談,使這些父母較為詳細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進行短期的家庭教育;最后,定期家訪,定期舉行監(jiān)護人座談會,交流管教“留守兒童”的經(jīng)驗教訓,相互溝通交流,共同制訂教育策略。
總之,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精彩的可能性,關鍵在于我們要在最合適的時候,用最恰當?shù)姆绞?,牽著他們的手。我們也要學著欣賞美,學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在給孩子們締造成長的“精彩”中,我們也把自己帶進了幸福的教育“天堂”。作為班主任要多關心孩子,而作為農(nóng)村班主任更要多關心留守兒童。盡量做到給留守兒童中的學困生更多的愛,讓愛滲透他們的心靈,溫暖他們那顆冰冷的心,讓留守學生不再“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