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米拉·瓦哈甫
摘要:在生動,活潑,有趣的小學音樂課堂上,小學音樂教師要做一個音樂宮殿的引路人,打開一扇門窗,讓學生們探索到音樂的美感。除了學生能夠?qū)W到音樂知識外,也能夠在音樂藝術修養(yǎng)方面得到進一步提高。本文結合今天小學音樂教育現(xiàn)狀,談談創(chuàng)新教育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落實及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藝術修養(yǎng);創(chuàng)新教育
引言:
創(chuàng)新教育,是人們不斷嘗試新思維,新理論,新方式在教育過程中實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使人的素質(zhì)不斷提高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人才。小學音樂課堂也是如此。要知道,音樂是人們情感靈魂表達的藝術。通過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感情抒發(fā),這樣課堂才具有學習的情趣,學生的個性才會有效的發(fā)揮。學生也能夠自主地融入課堂,在開放的,愉悅的氛圍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多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的機會。
一、對教學理念進行革新和突破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學生跟著音樂教師唱的這樣一種簡單的教學方式,越來越不能順應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新課程的要求。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提升,始終依賴音樂教師。因此觀念必須要改變,即強調(diào)學生在音樂上的主體地位[1]。音樂,實踐性很強。音樂教師傳授音樂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更要在眼睛,耳朵,身體感覺上面,去鼓勵,刺激學生去自覺練習,然后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及好奇。例如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學習《美麗的黃昏》,音樂老師展示太陽升起或落山的圖片,讓學生猜一下圖片中太陽是冉冉升起還是落山。接著音樂老師彈奏《美麗的黃昏》,讓學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快慢和情緒的變化。指引學生感覺到黃昏的美麗,夕陽無限美麗。這樣學生們學習新課時,很快就引人入勝。此外,小學音樂課堂上,學生對音樂的認知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進行差異化的情景分組教學,有利于學生活躍,融入課堂,提高了對音樂的認知。更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二、生動活潑是小學音樂課堂的主旋律
音樂教室是學生心靈放飛的樂園。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會使教師和學生帶來愉悅而坦然,平靜而輕松。也召喚了學生們對美好的事物的追求[2]。像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盆栽,讓音樂教室變得溫馨,還可以開設一個“我的地方我做主”的音樂舞臺,激勵學生勇于展現(xiàn)自我的精神,增強了學生對于音樂的強烈的興趣感。音樂教室周圍還可以張貼一些著名音樂家的畫像,了解認識音樂家并對其產(chǎn)生崇敬之心。輕松自然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音樂教師的營造,因此,音樂教師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以及語言藝術。把自己的快樂,信心,愛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們愛上音樂課。同時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美好。音樂藝術中,無論是聲樂曲還是器樂曲,都在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贊美,滋潤了學生們的心田。例如,在學習《草原贊歌》,那悠遠委婉的旋律,流暢的節(jié)奏,好像把學生們帶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象云朵一樣的白羊。藍藍的天空,熱情的牧人。有的學生聽著,聽著就舞起來了,極大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樣音樂也表達情感的地方,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音樂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適當情景,讓學生感悟音樂情感之美,心靈之共鳴。音樂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曲名《草原贊歌》,這時美妙旋律響起,音樂老師在音樂聲中講解作者創(chuàng)曲的故事,激蕩起學生們對草原的向往激蕩之情,教學氛圍熱情活躍,學生都參與其中,教學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高。
三、音樂實踐和人格教育相結合
小學生的完美人格來自于良好的德育教育,音樂給人美好的感受和體會,潛默移化的熏陶人的情感,滋潤人的心靈。在音樂活動中,悄悄地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人格。例如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時,可以采用音樂合唱排練《黃河大合唱》,因為是多人配合共同演繹,那就務必要需要大家齊心合力才能把歌唱齊,還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配合,才能把音樂的藝術性完美與和諧展現(xiàn)出來。還有的歌詞本身具有愛國主義的情懷,可以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鄉(xiāng),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這樣就能有效的創(chuàng)造音樂實踐與情操的有效結合。
四、課外音樂活動是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要補充
課外音樂活動是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要補充。一周兩節(jié)音樂課是遠遠不夠,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以外的時間,使學生們對于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出來,潛在的創(chuàng)造性不斷被開發(fā)出來。使音樂課外活動正常有序的開展來補充音樂教學的不足。如課外興趣組織。如舞蹈組,器樂組,歌唱組,還有歌唱比賽等。同時歌唱也可以減輕壓力的作用,也可以活躍校園文化氣氛。學生可以展示自我的風采,同時也變得有自信,有勇氣。還有學校每學期一次的大型的文藝表演,也是非常好的鍛煉機會,在歌唱匯演中,可以鍛煉學生的韌性以及參與競爭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陶冶了情操。
五、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育上,學校要把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思想貫徹到底,音樂教師作為音樂藝術的領路人,一定學會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或形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大放異彩。不斷地提升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論知識以及技巧,同提升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周莎莎.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中國高新區(qū),2018(10):77-77.
[2]張銀玲.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新教育[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7(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