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鳳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教學工作的協(xié)調者,也是學校目標管理的具體實施者,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班級管理的好壞對于班級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對于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班級管理策略能促進班級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提高策略
班級管理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執(zhí)行得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個班級的發(fā)展和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提高。如今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出生在新時代、接受新事物成長起來的新生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與想法,很多教師在管理班級中發(fā)現(xiàn)如今的學生越來越難管教,而學生也越來越不理解教師,雙方很容易在彼此之間產生誤會與矛盾。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他們日常接觸最多的就是班級環(huán)境,班級環(huán)境的好壞對其生長發(fā)育或學業(yè)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學生的思維也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策略不可避免地不適合現(xiàn)在的班級現(xiàn)狀,因此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分析當前班級管理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提高班級管理。
一、初中班級管理存在問題
(一)班級的管理不夠民主
老師們要想管理好班集體,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好多班級的負責老師往往采取強硬的管制方式或者進行比較自由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有的老師不能夠以身作則,這樣往往是取得不了很好的班級管理效果。最為理想的班級管理方式應該是進行民主的管理沒這樣是有利于優(yōu)良班風的建設,促進學生們更好地把握知識,能夠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管理內容方面單一
學校班級在進行智育的培養(yǎng)過程中主要是進行科學文化的講解和傳授,再加上中高考的影響,文化的傳授變成了初中學生們的主要任務與活動的內容,隨之,對于學習的管理就成了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點來進行開展了。但是在現(xiàn)實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們是有不同的良好的學習愛好,老師只是單方面地進行學習管理,是不利于對于其他學生的管理工作,會使更多不太注意學習成績而有好的興趣的學生產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失去對班級的向心力,因此,是不能達到很好的班級管理。
(三)管理方式不夠多樣化
有的班主任雖然在班級的管理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卻不太明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管理的方式太過單一,例如有的班主任對學習成績差或者紀律差的學生往往是一般不怎么管理,就想的是不影響別的學生學習就行,于是就安排特定的座位,這樣的做法會使學生們的自尊心受到損害,雖然表面上不做出什么反應,但是內心里卻是充滿了叛逆,很多時候會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配合。導致班級的管理無法實現(xiàn)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師要能夠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這樣雖然工作內容會比較細和瑣碎,但是是有利于良好班級的創(chuàng)建。
二、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班集體,讓學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學生才能更用心地去維護好這個大家庭。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以威嚴治班的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策略中融入愛心,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班級氛圍中學習。另外,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還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傾訴,經(jīng)常和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困惑,并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教育工作。當學生在班級中出現(xiàn)問題和困惑時,教師要及時和學生溝通,加以引導和幫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信任教師,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在這樣的情感基調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才能順利得以開展。
(二)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法
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塑造和優(yōu)化的時候,可以采取正強化和負強化的方式,采取這樣兩種方法更容易幫助學生們建立起來自信,使學生們更加懂事,更有利于班級的管理。因為要是只是對學生們進行懲罰,學會們心理肯定會產生不滿,進而慢慢產生與老師對立的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而在學生們表現(xiàn)好的時候進行贊美,真誠地進行表揚,學生們心情會變好,學生們會認為老師還是喜歡自己的,可以激發(fā)學生們更加認清自己,還知道什么事情對和錯,幫助學生們辨別是非,使學生們能夠健康成長,有利于良好班集體的建立。
(三)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是班集體的主體,要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就要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改變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被動的角色,建立我的班級我管理的模式。班主任應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人翁的意識,積極主動為班級的健康發(fā)展出謀劃策,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例如,成立學生班委會,班委會的成員由學生內部選舉產生,使每一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擔任班委會的職位,成為班委會的成員后要積極主動管理班級事務,為學生著想并受其他學生監(jiān)督,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紐帶。另外,還可以建立班長輪流制,每月由班委會成員選舉產生一名班長,負責下個月班級整體管理事務,每天在放學之前一節(jié)課對當天發(fā)生的事情進行總結討論,每周組織一次班會小結,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和集體責任感。
結語:
總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使學生在輕松的班級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多元化管理和自我管理,使班級更好地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登武.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186.
[2]盛立波.初中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開展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