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要】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在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更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情感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渠道。本文結合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具體案例,通過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情感教育基本因素的分析,談談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情感教育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全面推進,小學英語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反思近年來我校的英語課堂的情感教育,還沒有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突破。由于受應試教育的束縛,情感教育常常會被忽略或簡單的形式化。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英語教師都過于重視英語中的詞匯、語法等知識,而忽略了情感因素。如何開展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筆者近一年來的思考和實踐。
二、理論依據(jù)
情感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倡導“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以及思維品質”組成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龔亞夫認為,核心素養(yǎng)的非認知方面是指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等。而英語課堂中的情感教育是為了全面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和育人價值。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中,情感態(tài)度是其他素養(yǎng)的“潤滑劑”。課堂是情感教育的主陣地,我們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內涵,更要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從而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把英語教學和德育有效地結合起來,有助于實施素質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影響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因素
農村小學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意識、教材和學生等教學要素,都影響著情感教育的效果。
第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思想觀念。部分教師的觀念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階段,只注重英語學習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第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英語教材取材廣泛,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情緒。教師應當積極開發(fā)所蘊含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去體驗情感。第三,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師生關系。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進行情感教育,也會使他們受益,拉近師生距離,更容易接受教育。第四,教學手段和課堂氣氛。教學手段和創(chuàng)設合適的課堂氣氛也十分重要,寓情感教育于文本知識學習中。
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第一,實施課堂情感教學,營造寬松課堂氛圍。教師不能僅考慮教學內容,還要分析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和重點、難點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感同身受,從而進行情感教育。
第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情感教學具體到課堂中的運用,首先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創(chuàng)造情景,豐富課堂,優(yōu)化教學,把學生的情感因素利用起來。一是以演育情。情感總是與情景相伴隨的,學生產生真實情感,也提高了英語交際能力。五年級下冊“Safety”中,我借助一則消息“一游客因私自喂食老虎,老虎沖破籠子……”調動其情緒,提出任務:“如果你是管理員, How to stay safe?”自然地過渡到安全規(guī)則的教學中。后來,學生演小品、做宣傳報、《安全須知》手抄報等,增強安全意識。二是以歌和小詩激情。音樂陶冶學生的心靈,把學生帶入各種情感境界,使學生的審美觀不斷升華。在五年級下冊“Seasons”中,吟唱小詩,不知不覺中進行了對于大自然季節(jié)的贊美教育,激發(fā)了學生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三是以畫助情。有聲有色的教學激發(fā)了情感,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在廣州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Animals”中,我通過視頻、圖片讓學生感受當前瀕危動物的狀況,激發(fā)他們愛護動物的意識,還以“Save the animals”為主題畫報創(chuàng)作,激起他們的情感體驗。
第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羅森塔爾效應充分說明了老師的關愛、期待對于學生的影響深遠。注重感情投資,以自己真摯的愛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得到情感激勵,產生奮發(fā)向上的力量。
第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體驗成功。由于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和學生水平的差異,教學中可以對單元話題和學習材料進行再構,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也感受情感內涵。一是角色扮演。小學生對角色扮演很感興趣。五年級下冊“Invitations”中,學習邀請用語和邀請信的格式,對他們進行一些邀請禮儀的教育,如“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please?”他們在活動角色扮演中積極參加語言實踐。二是挖掘文本,寓情感教育于文本中 。教材蘊含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深入研讀教材,認真挖掘教材中的感教育因素。如六年級上冊Unit8,A trip to Hong Kong,除了是一次旅游經(jīng)歷,最后還強調了和家人、朋友分享生活的點滴,重視和家人之間的相處。三是抓住契機,寓情感教育于細節(jié)中 。抓住教育細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機。教師要獨具慧眼,及時捕捉。在四年級上冊的Unit11中,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學生回答“I want to be a farmer.”很多學生立馬哄堂大笑。教師馬上抓住這一契機,對學生展開職業(yè)觀教育,使學生明白職業(yè)平等,沒有貴賤之分。 四是轉變觀念,注重情感評價?!队⒄Z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所表現(xiàn)的興趣、態(tài)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評價應為學生發(fā)展服務,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才利于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形成。
總之,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需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氛圍中耳濡目染。還要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英語學習中去,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收獲,真正做到以人為核心,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韋勝男.淺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
[2]邱美霞.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快樂閱讀,2011.
[3]陳紅妹.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1.
[4]史伊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素質教育[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M]. 北方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