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天
摘 要: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隨文識字十分重要,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認識字。但是現(xiàn)在在小學低年級進行隨文識字教學時,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操作比較僵化容易顧此失彼,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使學生無法認識更多的字,不利于閱讀課文,無法充分地表達,因此需要不斷地優(yōu)化小學隨文識字的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改變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更好地認識漢字。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隨文識字;教學策略
學生在認識漢字時,基本上采用的方式都是隨文識字,因為字離不開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通常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會通過人們記憶的規(guī)律,讓學生身在一定的語境當中去更好地認識漢字,掌握漢字,在特定的情境當中去學會漢字,并進行表達和應用。如果能夠更好地將漢字進行運用,結合漢字的音形義同時將讀寫進行結合,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認識漢字并提高質量,推動學生的語言發(fā)展。但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隨文識字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教學的效率。
一、分析學情,把握時機靈活識字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進行隨文識字的教學,但是它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在教授的時候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同時也沒有掌握合適的機會,操作都比較生硬,同時也脫離了相關的情境。認為只需要在低年級進行隨文識字即可,在朗讀一句話的時候,會把其中的生字拿出來進行教學,這樣就無法讓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因此在進行教材的解讀和設計時,必須先對生僻字進行梳理,然后進行講解并把其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讓學生去進行感知,然后將這些漢字分散在不同的階段來進行學習。
(一)成為閱讀障礙的生字,隨“導入”識
這些字詞在學習當中都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并不緊密,讓學生感覺到十分的陌生,比如說在文章當中所出現(xiàn)的那些名人的名字,比如說毛主席、鄧小平等。在學習相關的生字的時候,應該提前進行導入,放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人物的相關視頻和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便于學生來閱讀文章,同時也會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有些文章當中會出現(xiàn)一些專業(yè)的術語,這些都是課文當中的重點,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剛開始講新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演示,然后讓學生進行說和認,向學生簡單地介紹這些生字,比如說在講授《學棋》的時候,先向學生介紹一些圍棋的規(guī)則,讓其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從這一方面出發(fā)引導學生去更好地感受圍棋的下法,這些都便于學生理解課文。
(二)需要在語境中理解的生字,隨“學文”識
在學習這些生字的時候,需要與上下文結合進行一定的理解,有些字詞在特定的語句當中會有著特定的含義,甚至也需要根據(jù)課文當中的相關信息才能夠準確地理解這些字詞。在學習這些生字詞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將課文的趣味性充分地發(fā)揮,除了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特定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文章。比如說在講解《鄉(xiāng)下孩子》過程當中會遇到“編織”一詞,在講述這一詞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來觀察這些偏旁,然后進行對比,了解字的本意等。“編織”主要是用那些絲麻等物品來織成衣物,另外也要讓學生朗讀相關的句子,并且去體會“編織”的含義。最后適當?shù)亟o學生一些啟發(fā),去想象文章當中的相關環(huán)境,比如說孩子捉到蝴蝶,然后能夠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在編寫故事的過程當中去體會鄉(xiāng)下的生活以及孩子們快樂的童年,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落實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上,同時能夠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更好地理解這些詞語。
(三)學生比較熟悉的生字,隨“寫字教學”識
雖然這些字都是生字,但是很多學生都能夠進行讀寫,并且也初步了解了字的意思,只是還沒有進行熟練的掌握,沒有多次寫過,一般在學習這類漢字時都會安排在學完之后的環(huán)節(jié),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曾經提出必須要注重漢字的書寫,同時也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要求在語文課當中至少安排十分鐘,教師也要進行指導,讓學生去了解字形和筆順來進行練習,可以通過讀帖、描紅、書寫、比照等這些方式來練習,提高學生練字的效果。
二、分析漢字,把握特點科學識字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注重漢字,同時也沒有全面顧及到學生,對于生字只是帶著學生來進行朗讀并分析字形,每個字都是這樣講解就會比較呆板,無法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生漢字。在低年級一節(jié)課需要認識很多的漢字,并且在教授課文時不僅僅只有漢字還需要學習其他內容,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認字,同時讓學生去書寫。但是學生只有通過多練多寫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生字的特點來進行分類,并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字,有些只注重于朗讀,有些注重于實際,有些需要理解字的意思才能夠更好地應用。
(一)字音易錯的字,以讀為主,隨文正音
在實際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讀準字音,同時教師也要對相關的生字進行整理,來找出那些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地來進行講解。在教學當中,生字可以在檢查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展示,通過聽讀拼音等方式讓學生來進行讀準,同時也要將其放在句子當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去正音。
(二)字義難懂的字,以解為主,隨文解義
在學習課文時,教師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讓學生去了解這些生字的含義,有些生字都比較淺顯,對于那些比較關鍵的字詞,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鉆研,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設計,能夠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了解字的含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進行隨文識字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漢字,同時也涉及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好這些漢字,能夠提高識字和閱讀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秦拉吉.淺談小學語文隨文識字的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59.
[2]楊林.小學低年級語文隨文識字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