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民 丁嬌
摘 ?要:因為受家庭或社會等方面的影響,有些中學生會潛在或者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所有有一個不能被班主任忽視的班級管理工作就是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關鍵詞: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現(xiàn)狀;措施。
引言:
班級管理是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切教育活動的總稱,是班主任一切職責的總稱,班主任作為學校最基層的管理者,是學校穩(wěn)定的基石,班主任身負重任、關系重大,影響班級穩(wěn)定的因素眾多,而班級教育的重要構成也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也是班級整體教育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 有助于學生良好人格的培養(yǎng)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中學時期是青少年養(yǎng)成習慣、人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但他們的是非觀、判斷力卻不強,面對外界社會多種信息的傳遞,做不到去偽求真的接受,而有些信息會影響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甚至危害人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正確的引導和疏導,進而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2. 有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和諧需要多方努力,面對不同的問題學生所產(chǎn)生的不同心理問題,老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教育者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如果能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換位思考,切實為這些學生著想,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的難處與困惑。師生關系就不會走向“對抗”的地步,問題處理起來可能就不會出現(xiàn)極端現(xiàn)象。
3. 有助于班集體的團結
獨生子女家庭在當今社會中依然占多數(shù),這些孩子從小已經(jīng)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大家各自玩各自的東西,各自活在各自的世界里,自閉孩子、問題孩子越來越多,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抓住任何機會,對他們及時做心理疏導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以實際行動教會他們關愛他人,寬容理解他人,凡事做到不鉆牛角尖,擁有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班級氛圍。
二、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學校因素
對學生心理健康最為直接的影響是學校教育,在現(xiàn)實教育教學中。很多中學的資金大多用于教育科研、師資薪酬、校園物理環(huán)境建設等領域,以至于在心理教育環(huán)境方面投入不足。如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購買太少,配備專業(yè)的心理治療設施欠缺。這些硬件的不足,會直接導致學校無法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2.家庭因素
眾所周知,父母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對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學校教育,父母一定要處理好工作和孩子教育之間的關系,切勿因工作忙而荒廢自己的后花園。
3.自身因素
中學生時期是從兒童走向成人的過渡期,他們渴望擺脫家長的監(jiān)護,渴望擁有獨立的人格,渴望得到社會和成人的尊重。在這個主要身心發(fā)展時期,中學生往往在內心與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矛盾與沖突,他們仍處在一種不穩(wěn)定、不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中,有著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獨立與仍舊依賴的矛盾;理想與實現(xiàn)的矛盾;自卑與自傲的矛盾;性成熟與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閉鎖與渴望理解的矛盾等等。諸多矛盾沖突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中,若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便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
三、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1. 提高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知識能力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領導者與管理者,必須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相關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水平,同時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標準、模式以及方法,并且自身時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用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魅力,從而,得到學生的信賴。
2. 尊重和關愛學生,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
尊重理解學生,寬容忍讓,從小事細節(jié)關愛學生,情感育心,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與學生溝通相處時遵循的準則。班級管理要講民主,不搞“態(tài)度掛帥”,不用“老師”這個名字壓倒問題學生的氣焰,要善于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贏得學生的信任。
3. 開展主題班會、團會等集體活動,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
班會、團會作為一個班級學生的集體學習和活動時間,因此,充分利用班團會時間對班級學生開展集體教育和學習活動,有利于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成功的班會不僅能夠幫助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能讓學生在參與班會的過程中達到正確的自我教育目的,促進學生的的心理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四、結束語:
良好的心理表現(xiàn)出良好的心態(tài),良好的心態(tài)外顯出良好的狀態(tài)。學生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和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是順利健康成長的關鍵,只有先成人了,再談成才的問題。在班級里滲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教師細心的指導。讓我們(老師、學生、家長、社會)一起努力為學生們營造和諧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用真情、愛心、智慧和汗水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快樂成長盡到責任與義務并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申金嬌.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7(4).
[2]劉曉榮.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J].心理健康2017(4)
[3]肖漢仕.學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4]李慧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新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6(7).
[5]王艷霞.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
作者簡介:
陳煥民 (1972.2),男 ,漢,河南蘭考,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生,開封市第七中學 班主任德育方向,475000
★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策略研究》JCJYC192602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