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銀霞
摘 ?要:新課改下對當前小學生的要求不單單停留在理論灌輸上,而是要求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小學正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把握好此階段的學習就能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上少走彎路。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在小學階段的慢慢建立形成,需要創(chuàng)新的課堂模式。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活動使核心素養(yǎng)和小學數學教學相互融合,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引言:
數學學科不同于其它學科,數學具有強烈的抽象性特征,這也決定了其在小學教學中的難度地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緊密,與生活中各方面能力的相輔相成,讓數學的有效教學變得重要且迫切,而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可以讓數學教學變得簡單明朗和有效。因此,教師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法上要認真思考、深刻研究,才能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為自己人生的大樓建立堅實的地基。
一、興趣是一切問題的前提
陳舊的教學模式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已經站不穩(wěn)腳跟,新模式已然來臨,將課堂的主人從教師過渡到學生,將積極熱情活躍的課堂代替鴉雀無聲、一片死寂,數學課更像是黑白色的巨輪馬上就要駛入大海。學生開始覺得無聊枯燥從而抗拒上數學課,一旦產生這種消極心理何談學好數學。在一年級上冊數學課本《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教學中,學生自由選擇6-10中任意數字,其中一人代表一個數字,然后向大家介紹自己。大家在和其他同學的交流中,也只能稱呼對方同學的數字代稱。教師隨機組合分散同學,讓同學說出他們的組合數字代碼。學生都喜歡玩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普遍較高,也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學生將樂于上數學課,樂于學習課堂知識。在《認識鐘表》一課中,可以讓學生用紙板等自己動手制作鐘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興趣增加的同時,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對鐘表的認識都有了一大步的提高。
有的學生可能因為之前成績不好或內容乏味枯燥等原因對數學失去信心,通過這些游戲,手工等課堂活動建立了自信。學生一旦有了自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得到提高。
二、設立情景,讓學生學有所用
數學本身就是抽象且神秘的,剛步入小學的學生自然不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師應從生活中的點滴出發(fā),將其與所學知識相聯系,用情景引入所學,用情景鞏固所學。生活一旦融入教學,學生會感到親切,愿意去了解,愿意去探索,教學也變得相對容易起來了。在小學四年級下冊的學習中涉及到了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在此課程的教學中,剛開堂教師就可以以郁悶的語氣詢問學生:“老師今天早上去買早飯,豆?jié){兩塊五,小包子八毛。老師買了兩個小包子和一杯豆?jié){,給了老板五塊錢,老板找了我五毛。老師總感覺不對,同學們幫老師算算對不對?!睂W生紛紛開始幫老師算賬,學生的興致瞬間提了起來??梢胨愫眠@筆賬,必須要用到小數的加減。教師慢慢引入教學要點,為學生講解。學生非常認真傾聽,要算清老師這筆“糊涂賬”。學生弄懂了這些問題后,快樂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可能回去還要幫家人算一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多,教師可以設立豐富多彩的情景,商場、菜市場等,讓學生在輕松生動的課堂氛圍中愉悅學習。
三、豐富學習方法,促進教學效果
教師不能像從前老一輩教學那樣,只注重自己的講話自己的理解,從自己出發(fā)。要知道教師和學生的年齡段不同,接受學習力也不同,所以教學要從學生出發(fā)。首先,要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探索的過程,一味地向老師索取是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的。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翻看教材,主動提出疑問。三年級教材下冊中,關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教師要避免上課就講的毛病,讓學生自己看課本,思考自己哪里看不懂,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計算,找到自己的課本例子中的不同,并提出疑問。預習之后教師不要立即講解,要讓學生分組討論。討論中看看自己的疑問能否解決,同學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同學有什么問題是自己能解決的。討論結束后,教師再解答還未解決的疑問。有可能學生已在討論中解決掉所有問題,教師進行技巧性點撥即可。在這樣合作自主的學習習慣中,學到的知識在腦子就是根深蒂固的印象。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發(fā)展,
四、結束語
現代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長,學科眾多,這讓不少孩子的身心都感到疲勞。不想學、不會學成了大多數孩子的心聲,更有甚者產生學習就是為了成績好這樣的不良想法。要想真正完成中國教學改革的偉大使命,教師必須摒棄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從學生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在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同時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瑩瑩,朱麗,吳曉璐,etal.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2016(25):103-104.
[2]錢英.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中華少年,2019(13):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