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俊杰
摘 要: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念逐漸形成,健康的、積極的核心價值觀會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不健康的、消極的核心價值觀會制約大學生健康身心的養(yǎng)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為了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內在積極因素,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積極的核心價值觀。高校思政教師在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與教學能力的同時,還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擯棄傳統(tǒng)的機械式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構建高校課堂,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顯出來。
關鍵詞:高等院校;思政教學;大學生;核心價值觀
0 引言
新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活躍,面對新事物,有著較強的探究欲望與接納能力,因而大學生表現(xiàn)出較強的思想可塑性。但是社會中也充斥著不良的社會風氣,若大學生的思想意志不夠堅定,必將受到不良風氣的侵蝕,導致其身心發(fā)展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不利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因而要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工作上,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塑造、價值觀培養(yǎng)的作用,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引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堂中,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是非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大學生能夠接受到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正面引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1 影響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因素分析
1.1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業(yè)務水平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思政教師是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領路人,起著組織、設計課堂教學活動的作用,思政教師的業(yè)務水平與教學能力影響著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學能力是高校思政教師組織課堂、掌控課堂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業(yè)務水平是高校思政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方面的綜合。對于教學能力、業(yè)務水平高的教師,大學生會產(chǎn)生欽佩之感,進而敬畏教師的一言一行,情感上自然而然愿意接受思政教師的教育,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反思自身的言行,有助于大學生正確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反之,若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業(yè)務水平不過硬,所組織的思政課堂內容駁雜,必然會導致大學生不認可思政教師的價值理念和教學方式,思政教師的教學活動則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對于學生的思政教育質量則較差。因而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業(yè)務水平影響著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增強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質量,必然要提高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業(yè)務水平。
1.2 功利化思想對大學生群體的誤導
受社會經(jīng)濟、多元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加之新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等平臺的推動,大學生在便捷的獲取各類信息的同時,也容易受到網(wǎng)絡中不良信息的誤導。當前網(wǎng)絡環(huán)境較為復雜,充斥著大量的功利化的信息,使大學生容易迷失自我,核心價值觀念發(fā)生扭曲,盲目的追求成功主義、拜金主義,出現(xiàn)了“重智輕德”現(xiàn)象,即大學生在大學生涯期間,過度的追求自身專業(yè)水平、就業(yè)技能方面的學習,忽視了思想價值方面的學習,導致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空洞,雖有較高的專業(yè)能力,能夠適應各項工作的需要,但是其個人的行為、價值取向不正確。在走入社會以后,大學生的思想意志會受再次因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發(fā)生較大的轉變,使大學生過度追求個人利益,而忽視了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功利化思想問題的出現(xiàn),與高校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關系,高校思政教育強調主流價值觀念的宣傳與教育,所開展的教學內容雖然質量較高,但是偏離了大學生多元化思想這一實際情況,與大學生生活與工作之間的聯(lián)系性不夠緊密,未能切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中的要害,雖能起到部分作用,但是卻無法糾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中的功利思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念與人生規(guī)劃。
1.3機械式的教育模式效率低下
在高校的思政課堂教學中,機械式的教育模式效率較為低下,對學生的說服式教育已經(jīng)越來越不能夠適用于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工作的實際需要。從現(xiàn)階段的思政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在思政課堂中,師生之間的角色在發(fā)生著改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思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增強與大學生的互動,讓大學生成為思政課堂的主角,改變大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使其成為思政課堂學習的主人公。而機械式的教育模式,教學的主體是高校思政教師,大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較為被動,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較少,大學生的情感體驗也不夠強烈,無法真正融入到思政課堂之中。且機械式的教育模式下,教學重心在于完成思政課程的教學目標,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培養(yǎng)不夠突出,沒有促進核心價值觀與政治教學內容的融合。
2 發(fā)揮高校思政教學作用培養(yǎng)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2.1 加強思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
鑒于思政教師在培養(yǎng)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方面重要的引導作用,高校思政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高校要建立思政教師的培養(yǎng)機制。定期對高校的思政教師進行業(yè)務水平、教學能力、道德素養(yǎng)方面的培訓,培訓目標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業(yè)務水平、道德素質為主。在對高校思政教師的培訓過程中,培訓工作要強調實用性,即對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工作存在的問題要一一提出,組織高校思政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從理論知識、教學動態(tài)、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探究如何有效解決當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對高校思政教師的培訓工作,使高校思政教師能夠掌握更為科學高校的教學方法,從而在思政課堂教學中能夠組織形式更為多樣的教學活動。2.高校思政教師要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對于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思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因而高校思政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鉆研和學習,樹立起學習型、探究型的教師形象,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大學生的情緒,向大學生傳遞更多的“正能量”,從而幫助大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核心價值觀。3.高校思政教師要注意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引入到高校思政課堂教學中,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相結合,以凸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時代特征,增強大學生對當代社會的感知,使其能夠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用以指導自身核心價值觀的構建。
2.2 高校思政課堂要注重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在高校的思政課堂教學中,思政教師要注意立足于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多元化思想特點開展思政課堂教學活動。針對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功利思想,思政課堂要注意加強大學生的就業(yè)選擇、人生規(guī)劃方面的思想教育內容,使大學生能夠通過思想政治課程,樹立正確的就業(yè)選意識,制定更為合理的人生規(guī)劃,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功利主義。其次在高校思政的課堂教學內容中,思政教師要注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結合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情況,以實際的案例增強大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激發(fā)大學生的思想情感,讓其能夠樹立為國、為家而努力奮斗的正確價值觀。
2.3 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課堂教學方式
鑒于機械式的思政教學模式已經(jīng)脫離了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實際情況,高校思政教師要結合高校、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的教學方式。思政教師所創(chuàng)新的思政課堂教學方式要注意實效性,在思政課堂中,思政教師要多與大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中思政教師和大學生之間會產(chǎn)生思想方面的接觸、碰撞,進而讓大學生能夠被思政教師的思想多折服,認可思政教師的教育,達到以理服人的教學效果。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在思政課堂中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圍繞核心價值觀開班會、演講活動等,讓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對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著更為深刻的認知,能夠在思想情感上與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產(chǎn)生共鳴,進而促進了大學生正確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此外高校思政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如微課教學模式,高校思政教師將一些熱點新聞事件,結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制作成5-10分鐘的教學短視頻,通過微信、QQ的方式發(fā)送給大學生,或是上傳到高校的在線教學平臺,要求大學生觀看,從而充分利用大學生的碎片化時間,讓大學生能夠在課下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然后再在課堂中組織大學生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從而使大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活躍起來,增強大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
3 結語
在高校的思政課堂教學工作上,要重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工作,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內容,讓大學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堂中,逐漸堅定思想意志,堅定不移為中國夢而奮斗,為實現(xiàn)個人價值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功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影響因素及優(yōu)化策略J].教育評論,2014,10
[2]唐仕鈞.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維度下高校思政教學的實踐探微[J].教育與職業(yè),2015,21
[3]張忠鵬.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xiàn)狀和培養(yǎng)途徑分析[J].學周刊,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