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摘 要: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土木工程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土木工程的大力開展,自然環(huán)境受到的破壞程度逐漸加深,這就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且在土木工程開展的過程中希望實現(xiàn)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于地震而言,其對土木建筑的影響較大,因此,相關人員在建造土木工程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地震帶來的影響提起重視,并對土木工程結構的抗震技術不斷優(yōu)化,這是建筑行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土木工程;抗震技術;發(fā)展應用
1 探討土木工程中抗震結構設計遵循的原則
1.1 控制地震對建筑帶來的影響
在土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對地震給建筑帶來的影響提起重視,并減少地震可能給建筑帶來的不利影響。
部分工程會將隔離地震層設置在主體與建筑基礎之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減震的效果。相關人員應該將抗震效果逐步加強,可以將“反擺”設置在建筑物的頂端,“反擺”在地震發(fā)生的過程中將相反作用力給予建筑移動的水平方向,從而使地震作用得以抵消,使地震帶來的作用效果不斷降低,進而減輕了建筑物的內部損壞程度。
1.2 結構形式簡單
相關人員在開展土木工程抗震結構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確保土木工程整體結構相對簡單,并且能夠通過較為簡單的計算方式計算出建筑的結構受力情況,從而為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提供有力的數(shù)據(jù)支持。于簡單的土木工程結構而言,其可以使地震對建筑物的損壞程度降低,并將土木工程的整體穩(wěn)定性進行提高,進而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以保障。
1.3 整體設計應該合理、全面、科學
要想使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土木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通過分析的結果對建筑物的結構進行規(guī)劃,使結構設計不科學情況得以避免,從而降低了建筑物整體受損的幾率。相關人員在開展土木工程結構的設計時,還應該對各方面的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并對結構中每一連接件的功能進行保障。在進行蓋板、基礎、柱體以及樓蓋等位置的設計工作時,需要對各個部件之間的有效連接進行保障,這樣不僅可以使土木工程結構的剛度得到有效保障。還可以使土木工程結構的抗震性能得以提高。
2 略談土木工程結構中抗震技術的發(fā)展與使用
2.1 科學的選擇地基場地
相關人員在開展土木工程抗震設計時,需要對地基場地的選擇提起重視。在選擇土木工程地基場地的過程中,應該對建筑地區(qū)地震的活躍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掌控地震發(fā)生的時間、頻率等情況,并對當?shù)氐牡刭|情況進行深入的勘察,在這基礎之上科學的評估與分析該地區(qū)的抗震設計等級。相關人員在選擇地基場地時,應該保證地基場地處于有利的條件中,如果項目施工有特殊的要求選擇的地基場地處于不利條件當中,就必須加固地基。除此之外,相關人員可以將地基場地選擇在密度較高的基土或者較多的巖石地區(qū),同時,還應該對土木工程地基的抗震能力進行保障。
2.2 建筑結構的規(guī)則特征需要提起重視
相關人員在開展土木工程施工時,為了增加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施工人員需要高度重視建筑結構的規(guī)則特征。于土木工程結構的設計人員而言,應該選擇較為簡單的抗側力結構,還應對結構的規(guī)律特征進行保障。在施工的過程當中,科學的分布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可以有效保證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以及堅固性。如果土木工程中并不具備規(guī)則的結構,在施工的過程中鋼心會與建筑結構交叉,并且這種交叉情況較為嚴重,如果出現(xiàn)了地震災害就會導致建筑物的構造出現(xiàn)偏離,致使土木工程的穩(wěn)定性受到嚴重破壞。所以,土木工程結構的設計人員應該重視建筑結構的規(guī)則特征,進而使建筑結構不規(guī)則導致的損失情況得以避免。
2.3 加固設計分析
第一點,如果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存在一些問題,設計人員可以適時的增加構件的數(shù)量,并使土木工程的總體強度不斷加強,進而提升建筑的總體控制能力;第二點,設計人員應該將建筑承載性不斷加強,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不斷提高。設計人員可以擴增建筑物原截面,進而加強建筑物的穩(wěn)固性。除此之外,如果建筑物的總體結構與土木工程的抗震標準不符,設計人員可以針對具體情況調整建筑的總體結構,進而實現(xiàn)分散地震作用力的效果,減輕地震災害可能對建筑物造成的破壞。設計人員在建筑物加固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疊層橡膠支座來實現(xiàn)。
2.4 抗側力的體形優(yōu)化
相關人員在土木工程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如果選擇了剛性結構方案,就可以降低地震災害對建筑主體結構產生的破壞,并且建筑主體結構發(fā)生變形的幾率相對較低。如果建筑結構中存在超靜定,就會存在一定的塑性鉸,這也會降低地震對建筑造成的破壞程度。于建筑結構而言,強度與穩(wěn)定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強度越低穩(wěn)定程度越低。相關人員應該將建筑結構的屈服性進行科學優(yōu)化,在結構遭到破壞時應該對總體的屈服機制進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科學的屈服機制,不能簡單的依據(jù)樓層進行制定。相關人員在設計土木工程的結構時,應該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強節(jié)弱桿、強壓弱拉、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就是在選取橫向桿件時,應當對桿件的軸力進行充分考慮,盡可能保證彎曲耗能,進而實現(xiàn)加強總體構建延性的效果。
3 結束語
將抗震技術在土木工程結構中有效應用,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并且可以將建筑的總體質量提升,可見抗震技術的應用于土木工程結構而言起著重要的意義。因此,設計人員需要對抗震技術的發(fā)展應用進行全面分析,并探討抗震技術的發(fā)展應用,進而使抗震技術在土木工程結構中得到更好的應用,使土木工程建設質量、抗震能力得到保障,為土木工程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鶴.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對抗震問題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33+37.
[2]趙彬惠.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7):121~122.
[3]郭浩.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解析[J].四川水泥,201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