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中圖分類號】R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81-02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疾病發(fā)病率非常高,但是在過去的診療方案往往采用保守治療的方式,不僅會造成患者自身的骨不連骨延遲愈合,甚至導致骨畸形等問題,嚴重的情況還會引發(fā)肺部感染褥瘡而引發(fā)死亡,一直以來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種骨折疾病。
1 ???股骨轉子骨折的治療方法
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時往往會選擇手術治療的方案,通過盡早下床活動鍛煉,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能夠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得到恢復,但是許多的老年群體,他們自身的骨質非常疏松,經常會出現多骨折塊移位的情況造成粉碎性骨折。
在治療的過程中,要保證患者能夠平躺于牽引床上,等到全身麻醉生效之后,利用c型臂x線機隊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觀察,通過常規(guī)消毒并且鋪無菌布,取股骨大粗隆頂點為起點,用手指摸到患者的大粗隆頂點,并且以經典為大粗隆,黎霧撞窩頂點外側0.5cm左右,通過放入相應直徑的PFNA主定力用手將整個CF主釘嵌入骨髓腔內部并且安裝瞄準器,利用螺旋刀片的方式,打入到患者的股骨徑內,然后利用手柄連接螺旋刀片將錘子打入螺旋刀片,在確認無誤之后旋轉手柄擰緊螺刀,進行鎖定處理完成防旋的動作。
在術后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常規(guī)的補充液抗炎支持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血常規(guī)以及生化指標檢查,及時的根據患者疾病發(fā)的狀態(tài)進行處理,在術后12小時以內,要充分使用低分子肝素鈣進行皮下注射,患者在手術之后的1-5天時間,可以利用靜脈點滴的方式注射抗生素,并且第1天應該換一次藥,在其后的2-3天內要根據引流量的實際情況去除引流管,并且要記錄引流量,其后的三天左右,應該換一次藥14天拆線[1]。常見的內固定并發(fā)癥如股骨頭切割、髖內翻、髖螺釘向外突出、股骨頭缺血壞死等在本組均未出現,這與很多國內外的報告一致,充分體現PFNA堅強固定的特性。本組病例中,未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但仍應提高警惕,老年患者本身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而且,在受到創(chuàng)傷、疼痛等應激反應后,血液的粘稠度會進一步增加。PFNA的主釘有6°的外傾角,方便從大轉子頂部插入。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切口不必過大,不需要暴露股骨粗隆尖端,可觸及就可,正確的插入點及角度,對于手術效果非常關鍵。髓腔近端開口擴大后,往往需要擴髓插釘并吸引出髓腔內淤血、脂肪液體,又可降低脂肪栓塞的發(fā)生。
在術后完成的第3天,就應該要求患者在床上進行各種恢復鍛煉,5-7天左右應該進行肌肉收縮練習,在第14天左右可以讓患者自行的離床進行活動,在術后的一個月左右觀察患者髖關節(jié)活動狀況和行走情況,確?;颊叩幕贾軌蛲耆撝?,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僅手術時間短,而且在手術過程中平均出血量非常少,住院時間也只為17-18天左右,骨折愈合時間為5.2個月。具有非常明顯的治療效果,同時患者在手術完成之后并不會出現肺部栓塞,內置物斷裂骨不連,以及傷口感染等情況。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方法非常的關鍵,能夠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
2 ???PFNA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手術的注意事項
在采用治療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手術并發(fā)癥包括寬螺釘向外突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由于老年人的患者自身血液非常的黏稠,處于高血凝的狀態(tài)而且,在受到創(chuàng)傷、疼痛等應激反應后,血液的粘稠度會進一步增加。在術后,經過麻醉刺激以及術中失血等影響,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所以術后12h后,要常規(guī)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防止DVT的發(fā)生。術后第1、3天檢查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發(fā)現貧血、低蛋白等情況要及時調整,以使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保持最佳狀態(tài)。
轉子間骨折的有效復位及正確的進釘點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盡量閉合下達到解剖復位,必須糾正短縮移位,必要時可切開復位[2]。對于EvansV骨折不必強求完全解剖復位以恢復力線,糾正短縮為目的,準確的復位能使手術安全順利施行,降低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骨折復位時不必追求小轉子的完全復位,但是內側皮質盡量保持完整接觸,對減少髖內翻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螺旋刀片在股骨頭、頸中應居中略偏下,這樣更接近股骨頸傳導載荷的生物力線,增強股骨頭后內側的支撐力,預防術后的股骨頭切割,頸干角丟失導致髖內翻;正確的進釘點為大轉子頂點前1/3和2/3交界處,主要以髓腔軸線的延長線與股骨轉子的交點為定位進釘點。PFN-A的主釘有6°的外傾角,方便從大轉子頂部插入。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切口不必過大,不需要暴露股骨粗隆尖端,可觸及就可,正確的插入點及角度,對于手術效果非常關鍵。髓腔近端開口擴大后,往往需要擴髓插釘并吸引出髓腔內淤血、脂肪液體,又可降低脂肪栓塞的發(fā)生。 復位成功后,患肢應保持在輕度內收內旋位,螺旋刀片的處理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髖螺釘應穿過股骨頭、頸的中心或中下1/3交界處,深度以距股骨頭軟骨面0.5-1cm為宜,這樣可增加螺旋刀片的有效把持,以防止螺旋刀片的切割作用造成內固定失敗。至于小粗隆骨折則不需要專門固定,但應3個月不負重,在骨折愈合后再負重,以防止發(fā)生骨折移位及髖內翻。PFNA在固定螺旋刀片時,要用擴孔鉆擴開股骨外側骨皮質,這是與PFN手術時不同的一點。PFNA的遠端鎖釘,可根據情況使用動力固定或靜力固定。動力為斜向,并且為一枚,鎖釘與主釘尾端有一定距離,有利于分散股骨應力。
參考文獻
[1]張振興. PFNA和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D].青島大學,2017.
[2]梁發(fā)樹,董昌海,李茂瑞.PFNA與DHS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16,8(04):2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