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書
摘 ?要:自新課改施行后,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發(fā)生了轉變。語文課文內容也逐漸更加側重于閱讀及習作,而小學語文課堂的改革也成為必然的趨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怎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效,創(chuàng)新與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則成為了老師們所重點關注的問題。若想做到這一點便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手段,明確課堂主體,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本文主要闡述了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轉變的作用,并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引言: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新課改的中心側重點便是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導,從而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利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方式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在新課改背景下,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和轉變是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充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而進行改革,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新課改背景下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作用
目前,新課改的施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語文課堂教學氣氛相對較為消沉,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必須要進行轉變,為其增添活力。為了能夠進一步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老師則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不斷拓展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理念,將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作為介入點,設計新課改下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方案,找出并化解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缺陷和不足,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并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提高對轉變教學模式的重視,通過不斷的實踐與總結來改進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二、新課改下轉變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相關措施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要求,將學生作為主體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教學進度。雖然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并非代表老師的作用被削弱,而是更加明確老師的引導作用,不僅要幫助學生開發(fā)潛力,同時還需要為學生提供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具體需求來設計教學方案。比如,在教學小學四年級課文《蟋蟀的住宅》過程中,需要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并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相信大家都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吧,那么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呢?”學生們會大致回答蟋蟀“蓋房子”。之后提問:“那么蟋蟀的住宅都有什么特點呢?蟋蟀又為什么要這么造房子呢?用課文原文來回答哦?!敝笞寣W生再次通讀課文,并找出有關的原文。老師繼續(xù)引導:“蟋蟀的住宅是怎么建造出來的呢?”最后,當學生正確回答完畢后,老師再進行思維拓展,讓學生們討論:“蟋蟀不肯去住別的昆蟲挖好的住宅,說明了蟋蟀什么樣的品質?蟋蟀的住宅這么‘豪華’,但是它的挖掘工具卻又非常柔弱,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第一個問題學生應該能夠很快就找到“不肯隨遇而安”,而這篇課文正是告訴了我們只要肯努力,即便是看似無法實現(xiàn)的事情也能夠實現(xiàn)。我們需要像蟋蟀一樣嚴格要求自己,肯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目標。
(二)構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欲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最重要的便是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開展教學時,通過構建教學情境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轉變的一種手段。老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來構建教學情境,并引發(fā)學生的疑問或興趣,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在教學《四季之美》過程中,這種描寫景物的課文題材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設計教學視頻,或是幻燈片來播放四個季節(jié)不同的景色。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看到不同地區(qū)、不同環(huán)境、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色,讓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不只存在于想象,能夠更加具象化地體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之后,老師可以布置一項長期的觀察作業(yè),讓學生挑選家附近的一樣植物或建筑、景物等,通過連續(xù)一周或一月的觀察來總結成一篇作文,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觀察與探索過程中產生興趣,并提高學習能力。
(三)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合作教學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合作解決問題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合作教學法需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合作學習來獲得提升,同時又能夠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互補學生的短處。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設計合作教學模式,以及為學生設計層次化的問題或主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其積極的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成效。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實行,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來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改善教學理念,拓展你教學方法,并為學生建立更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夏增愛.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J]. 學周刊,2018(21):62-63.
[2]郝博.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J]. 中國校外教育,2019(3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