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鵬
摘要:道德是人類自身發(fā)展的基礎要求之一,同時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也是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學校在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上給予學生正確且最為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立,是為了順應學生的成長需要,旨在通過該門課程的教學來促進初中生的道德品質、健康心理、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等的進一步發(fā)展,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策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思想品德課程,該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向導,旨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促使學生發(fā)展成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堅實的基礎。但就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而言,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甚者有些學校的該門課程形同虛設,沒有絲毫價值。本文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了幾點有關提高該課程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1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
在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教師上課都是一味地依照課本講授知識,沒有聯(lián)系實際依照課本上的知識點去擴充學生的知識涉獵面,授課方式單調、不夠新穎,學生在課堂上也只是一味地記筆記,課下也只是通過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不會花費時間去預習、復習,這種純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不能自主思考問題,這種忽視學生本身的授課方式很難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以至于很難達到所預期的教學目標。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應該僅僅只滿足于現(xiàn)狀,而是應當摒棄那些古板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養(yǎng)以及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模式來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展開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以求在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同時,創(chuàng)建出更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2 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 立足學生本身,增強道德與法治意識
正如文章上述內容,在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教師始終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時刻處于被動學習,學生對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以至于不會靈活的運用以及發(fā)揮所學知識的實效性。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并未完全成熟,對事物的認知人處于表象層面,所以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教師需做到“以學生為本”,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要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在就某一社會現(xiàn)象或是某一問題時,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話語權,讓學生從根本上增強自身的道德法治觀。在學習“做更好的自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擬定一個話題,如“在道德與法治面前,要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等,讓學生站在自身角度去去思考,在道德法治面前,自身還有那些值得去完善、去提升的方面。還能讓學生組織一些關于了解法律的活動,從各項嚴謹?shù)姆煞ㄒ?guī)中,正確認識每個個體與法律之間的關系,從根本上增強自身的道德法治意識。
2.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學會從生活中的細微的小事去看從中透露出的本質現(xiàn)象。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觀察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事,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學生講述身邊的例子,并自由討論透過表象,他們能從中得到哪些感悟。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能讓學生自主探討,從真正意義上了解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例如,新聞中常常報道的“碰瓷”事件,小到三四歲的孩子,大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教師可以就某個具體例子讓學生展開討論,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表觀點后,正確給學生講解整個過程中涉及到的道德問題以及會觸犯的法律條規(guī),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意識,積極主動投身到道德與法治的建設中去。
2.3 貼近回歸社會,感受真實的社會之風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要求下,初中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學科知識,還要樹立正確的道德法制觀念,這也是一個人立足于這個繁榮復雜的社會里的基本思想品德規(guī)范。所以,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學生就必須要學會從課本過渡到社會實踐中去,親身感受、體驗道德與法治之風的形成過程與重大意義。例如,在學習“走進法制天地”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社區(qū)義務活動,比如幫助在各個交叉路樓執(zhí)勤的警察叔叔指揮交通,學習了解相關道路交通法的法律,切身貼近社會,感受生活與法律的緊密關系。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立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教師要作為他們學習道路上正確的引領者,激發(fā)學生學習這方面的興趣,正確意識到當今時代是一個道德法治的時代,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 陳維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實現(xiàn)策略[J].教書育人,2018(01).
[2] 徐培華,鄧斌,李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讀與寫,2018.
[3] 陸楠.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J].學科教育,2018.
(作者單位:廣東省仁化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