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宜嫻
摘 要:在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課標對于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現(xiàn)在,新課標要求教師要能在教學中達成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自學過程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掌握。基于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有效的調整,將學生在課堂中的重要性重視起來,并給予其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其中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研究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習科目,這一階段的數學的學習會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在如今,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能認識到,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學生基礎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程度?;诖?,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之中,教師就要能結合教學實際,實現(xiàn)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學生的能力之中,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學生在新時代需要培養(yǎng)的重點能力,教師就需要將其特別重視起來,并在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
一、結合教學設計,創(chuàng)建學習動機
為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發(fā)展,教師首先要能對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行促進。只有學生對實際的學習內容產生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生才可以能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進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诖耍趯嶋H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能明確教學設計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采用合適的教學理念對教學進行調整,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作為學生自學的素材。而為了激發(fā)學生自學的動力,教師在選擇素材時要能選擇有趣的內容進行設計。
例如,在進行“角的度量”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對相應的課程內容進行更改預設,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就可以使用以疑促學的方式設計有效的探究性問題,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激發(fā)。在本課中,教師就可以提出以下的問題:(1)同學們,大家還記得角是什么嗎?(2)角的大小如何區(qū)分呢?通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就使學生對舊知識進行了復習。在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調動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本課的知識內容設計探究性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之下實現(xiàn)有效的自學。
二、運用預習指導,提升預習效果
預習雖然并不是課堂教學的構成,但其作為教學的一部分,也會對課堂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在預習中,學生也實現(xiàn)了獨立的對相應的內容進行分析學習,達成了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由于資源與工具的限制,學生在進行預習時所能使用的教學工具只有簡單的教材和輔導書,學生自學的效果較差,相應的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也非常緩慢。而在如今,隨著教學資源的豐富與教學方法的增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就可以使用有效的教學資源達成對學生預習工作的有效促進。進而在其中,學生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
例如,在“四則運算”這一課中,為了實現(xiàn)學生預習能力的提升,達成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就可以通過對預習的有效指導,實現(xiàn)學生預習能力的有效提升。首先教師要能讓學生明確,預習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本課的中心知識,明確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然后再讓學生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入手,圍繞著相應的問題對本課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除此之外,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預習效果的提升與自學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小視頻制作的方式對學生的預習進行輔助,在本課中就可以通過對四則運算中運算方法的視頻展示,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內容的理解。
三、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知識獲取能力
在自主學習能力中,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中的重點。而為了實現(xiàn)對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單純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诖?,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就要能善于對教材和實際生活進行構建,挖掘其中的相應資源,然后通過自己的有效聯(lián)系綜合實現(xiàn)對實踐活動的有效創(chuàng)建。而在其中,學生的能力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培養(yǎng)。
例如,在“觀察物體”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學生知識獲取能力的提升,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實際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實踐活動。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著選擇某一物體進行觀察,并讓學生將其對相應物體的認識寫出來。而通過此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活動的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各個小組所觀察的條目進行羅列。進而學生對于觀察物體這一課相關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
綜上所述,為達成對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能做出改變。教師要能結合教學實際,對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教師也要能明確預習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預習指導的過程,達成對預習效果的提升。教師還要能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在其中讓學生通過對活動的參加,提升其知識獲取能力。
參考文獻:
[1]朱蘇敏.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90.
[2]朱文燕.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