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聯(lián)國
生物學科是初中生必學的學科。根據新課程改革(以下簡稱“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教師需要在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知識興趣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如何有效提升生物教學效率呢?
一、依靠新型和諧師生關系,培養(yǎng)初中生自主學習意識
想要讓初中生逐漸產生自主的學習意識,需要構建新型和諧師生關系,并依托這種關系,消除或減弱初中生與教師的距離感。依靠教師的親和力,讓生物課堂產生積極的師生互動,掃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礙,從而能夠構建起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初中學生在課堂中逐漸變得主動,敢于解開一些束縛,依靠初中生的自主思維,積極參與到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的互動中來。
實踐證明,新課改理念支配下的教法改革,開展師生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互動,是一種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自主學習生物知識的較好方法。它能打破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模式,可讓初中生在教師的設疑下,根據自主思考,與教師參與互動式討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比如,在學習《生物和生物圈》的時候,教師可以營造課堂教學互動情境,以設問、答疑的方式組織初中生進行討論: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將這樣兩個問題,擺在初中生面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社會生活實際,進行窮盡式列舉。然后,教師給予必要總結,隨后再跟進一個問題:生物與非生物有何區(qū)別?然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后,依靠他們自主思考,逐漸弄清楚問題的所在,其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都會獲得顯著提高。
二、依托新穎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初中生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圍繞如今教學設施的新變化,順勢提出了要創(chuàng)設好新穎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改方法,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盡可能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初中學生初步接觸生物學習,他們是否喜歡生物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與課堂的新穎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有密切關系。如果教師能將課本中初中生必學的生物知識,以多媒體教學形式,制作成初中生喜聞樂見的圖文并茂課件,且在課件當中,按照初中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自主理解知識”和“拓展理解提高知識”層次,一步步推進教學展示與教學步驟,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又可體現(xiàn)課堂上教學知識的大密度性,從而提升生物教學效率。
一般而言,有初中生物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是以“微課”教學新形式,將初中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自主理解知識”“拓延知識”,運用多媒體現(xiàn)代教學設施,制作成“微課”,并在生物教學課堂上進行分步教學,依靠新穎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吸引初中生學好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所安排的教學內容,進而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莖是由芽發(fā)育成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芽的種類”和“芽的結構”分別以“微課”形式,進行集中展示、重點講解,然后再以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的方式,營造新穎的教學情境,重點闡釋“芽”與“莖”形成的關系:植物生長的營養(yǎng)輸送,雖然由“莖”完成,但植物的健康生長,又絕對離不開“葉”和“芽”的陪襯。
想要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徹底轉變教學理念,堅決貫徹新課改提出的要求,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型教法改革,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圍繞教學內容,精心備課,使生物課堂容納更多知識,從而提高生物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