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和諧社會的構建,脫離不開群眾文化工作的有力支撐,并且群眾文化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充分發(fā)揮群眾文化的重要價值,以此加快我國和諧社會構建的進程。筆者針對群眾文化對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群眾文化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和諧社會;群眾文化;構建策略
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與文化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對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說,文化就是其進步與發(fā)展的重要核心所在,如果沒有文化,那么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就失去了生命力。對于社會中的個體而言,文化就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其對社會個體的思想和行為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文化就是社會群體形成的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念,對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具有著推動的作用。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加強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實施。
一、群眾文化對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作用
(一)群眾文化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基礎
從現(xiàn)階段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人們不僅物質(zhì)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同時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已經(jīng)悄然的發(fā)生了變化。當人們在社會中遇到一些不順意或者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人通常很難堅持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崇拜。特別是近些年,經(jīng)濟全球一體化發(fā)展,在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再加之受物質(zhì)化的影響,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形成,使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漸的扭曲,失去了信仰。因此,群眾文化的構建十分的有必要,群眾文化是一種積極、向上以健康為重要基礎的社會文化。面對現(xiàn)階段的社會狀況,構建和傳播群眾文化,不僅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同時還可以促使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層次,規(guī)范其社會道德行為,最終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群眾文化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導向
群眾文化的構建與傳播,反映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因此,在構建和傳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不可以從商業(yè)化的視角評定群眾文化所產(chǎn)生的效益。當群眾文化,在社會大眾之間開始逐漸的廣泛傳播,并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其所產(chǎn)生的效益和力量是無法估測的[1]。首先,在構建和傳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會熏陶和影響社會大眾的精神思想。其次,群眾文化的構建與傳播對社會大眾精神思想的熏陶和影響并非是一個在較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看出明顯效果的事情,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在潛移默化中對社會大眾的行為和思想產(chǎn)生影響。所以說,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需要憑借群眾文化的力量,將群眾文化作為和諧社會構建的核心思想理念和價值觀,為社會大眾指明方向。
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群眾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
群眾文化的構建與傳播的載體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而若想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充分發(fā)揮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價值,就需要建設完善的群眾文化交流與傳播平臺,并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由此可見,在構建和傳播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是其面臨著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例如:建設以群眾文化為主題的公園、體育館、圖書館等,博物館應該對外免費開放等。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擴大群眾文化傳播的范圍,以此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氛圍。
(二)擴大群眾文化傳播的范圍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文化生活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了不斷的滿足社會大眾實際日常生活中對社會活動的需求,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構建,應該擴大群眾文化傳播的范圍[2]。在實施這一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將社會效益的提升作為工作的重心。換句話所,也就是擴大群眾文化的傳播范圍的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zhì)量,合理的增加群眾文化活動的數(shù)量。各地區(qū)基層文化館應該積極的為當?shù)厝罕娞峁┛梢猿浞终故咀晕业钠脚_,讓專業(yè)藝術團隊從劇場走出來,深入到基層中,走向廣場,以此對基層的業(yè)余藝術團體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基層業(yè)余藝術團體的專業(yè)水平。并且,這樣還可以豐富基層文化生活內(nèi)容。例如:基層文化館,可以定期的組織專業(yè)藝術團隊和基層業(yè)余藝術團體進行廣場演出活動,演出節(jié)目類型不限,聲樂、舞蹈、曲藝、器樂等均可。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基層文藝團建設得到壯大,同時還可以提高社會大眾對群眾文化構建和傳播的參與度。
(三)強化政府文化服務職能
在構建和傳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我國政府相關玻門應該對此表示大力的支持,并在政策上給予相應的幫助,以此和社會大眾共同完成群眾文化的建設,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3]。首先,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注重加強對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培養(yǎng),提高其綜合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觀念,特別是對于比較偏遠地區(qū)和基層鄉(xiāng)鎮(zhèn)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對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隊伍的建設引起高度的重視,不可以讓群眾文化的構建和傳播受到經(jīng)濟方面的局限,讓全體社會群眾都可以一起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其次,強化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的文化服務職能,及時的改造、教育一些比較落后和錯誤的群眾文化構建和傳播現(xiàn)象,并加大力度剔除低俗的、腐朽的文化,以此為群眾文化的構建和傳播掃清一切的障礙,使得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發(fā)揚光大。例如:各地區(qū)基層文化館,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免費的藝術培訓課程,全面落實惠民文化工程。另外,還可以定期的組織書畫込展覽、歌曲創(chuàng)作培訓講座等。以此更好的促進群眾文化的構建與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構建。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不單單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同時還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導向。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該對群眾文化的構建與傳播引起高度的重視,注重加強對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不斷的擴大群眾文化的范圍,并強化我國政府的文化服務職能,以此促進群眾文化的發(fā)展,從而完成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張立群.解讀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與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9(07):60-61.
[2]湯敏.群眾文化建設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發(fā)展分析[J].大眾文藝,2017(04):20.
[3]董治霞.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研究[J].管理觀察,2017(04):7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