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新
概念圖是一種用節(jié)點代表概念,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示法。概念圖的理論基礎是的學習理論。知識的構建是通過已有的概念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開始的。學習就是建立一個概念網(wǎng)絡,不斷地向網(wǎng)絡增添新內(nèi)容。為了使學習有意義,學習者個體必須把新知識和學過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的先行組織者主張用一幅大的圖畫,首先呈現(xiàn)最籠統(tǒng)的概念,然后逐漸展現(xiàn)細節(jié)和具體的東西。
當然建立概念圖也是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開始的。不論是何種形式的課,要想教學有效果,必須從上好每一堂課開始,而要上好一堂課則必須要從“激情”開始。這個“激情”包含了老師本身要充滿激情的走進教室,因此,老師必然注意自己的儀表——端莊與人親近,表情友好與學生貼近,語言豐富有感染力,要用充滿激情的狀態(tài)來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影像,從而達到激起學生“激情”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jù)情況安排一些必要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激情,例如:在不影響其他班級上課的前提下喊出響亮的口號,組織學生進行激情宣講,講一些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新聞趣事,講一些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幽默笑話等??傊?,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課必然是從充滿激情開始的。
在生物教學中,要應用好“概念圖”。 概念圖具有清晰地展現(xiàn)概念間關系的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概念圖進行設計教學思路,進行備課,按照概念圖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清新舊知識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如果使用概念圖來進行交流,則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的相互理解,讓交流變得更有效、更簡潔。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設計概念圖來完善學習的學習,通過觀察學生設計的概念圖,了解學生學習進展和內(nèi)心思維活動的情況,更好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診斷,改進教學。通過概念圖,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學習的狀況,從而有效地認識自我。
在學生剛開始學習建立概念圖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nèi)容,也可以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正在進行的學習內(nèi)容,在教師的幫助下開始嘗試。在知識內(nèi)容確定了以后,接下來便是確定關鍵概念,并把它們一一列出來。然后對這些關鍵概念進行排序,從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體的概念依次排列。雖然這樣的排列是很粗糙的,但能幫助我們確立概念圖的結構。接著,可以把所有的概念寫在活動的紙片上,然后把這些紙片按照概念的分層和分支在工作平臺(如黑板、卡紙)上進行排列,初步擬定概念圖的分布。利用活動紙片的好處就是允許學習者移動概念以修改概念圖的層級分布。在此基礎上,建立概念之間的連接,并在連線上用連接詞標明兩者之間的關系。
當然,有了初步的概念圖以后,并不意味著這一概念理解的終結,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習者對原有知識的理解是會加深和改變的,所以,已經(jīng)建立的概念圖應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知識的不斷增長而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