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平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通過開展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總結能力,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通過運用多種閱讀教學策略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教師準確把握閱讀教學重難點
不論是基礎教學,還是高等教學,教學內容的關鍵是先確立教學重難點,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重難點把握的不太準確。大部分學生是需要教師在閱讀課堂中提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這也是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考驗。哲學中講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推彼及此,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理清教學思路,抓住閱讀文本中的重難點。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引路人,充當著引導的作用,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學生很難聽懂課程內容,反之,如果教師用精煉、恰當?shù)恼Z言描述出課堂重難點,學生的聽課效率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閱讀教學應貫穿到學生發(fā)展全過程
把語文知識貫穿到學生自身發(fā)展中就是使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沃土,不論是分析、理解、概括、綜合,還是邏輯抽象思維,學生都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語文教學不應僅僅是課堂上40分鐘的事,而應該貫穿于學生的全部生活。在講關于抗日戰(zhàn)爭的課文時,教師先請學生對我國抗戰(zhàn)時期的歷史做了解、調研,如參觀當?shù)氐内w一曼紀念館、趙尚志紀念館、七三一遺址等,學生有了前期學習經驗,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正確引導,激發(fā)學生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進而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材中《索溪峪的“野”》這篇寫景課文時,鼓勵學生講述自己曾經的旅游經歷,描述其他地方的自然景觀,使學生在欣賞香山美麗景色的同時,了解到祖國其他地方的自然風光。教師要用敏銳的視角尋找閱讀教學內容中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契合點,把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要讓學生的心靈與閱讀內容產生共鳴,更讓學生與周圍世界息息相通。
3加強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
首先,提出課外閱讀要求。課外閱讀的目的與整個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課外閱讀的內容要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內容,使學生在知識、文學、思想方面都得到提升。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要求學生閱讀關于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史實資料,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
其次,推薦書目。小學學生對課外書的篩選能力較弱,對所要讀的課外書的題材、內容、思想等方面不了解,還需要教師進行推薦、指導閱讀。一般來說,為增強小學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課外讀物應以敘事性作品為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學生在了解社會生的同時,更能接受書中的思想教育。
第三,指導方法。自學是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最大的區(qū)別,小學生能夠自學的前提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師要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為了讓學生閱讀過程中抓住閱讀重點,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瀏覽“序言”“后記”“出版說明”等內容;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以摘錄、寫心得、提要等方式進行;開展課外閱讀研討座談交流會,針對某本書或某個人物、或某個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討論,討論中教師充當配角,服務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成長。
第四,組織課外活動。為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組織以課外閱讀為中心的閱讀學習小組或社團,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教師實時給予正確引導和積極鼓勵,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拓寬知識面,學會交際。
4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一是要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比如小學中高段的學生就不必讓他們再去看繪本之類的圖書,要看文字更多一點,文本邏輯性更強一些的書籍,可以嘗試讓他們看看簡單的經典著作;二是閱讀的形式要多樣化,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多種的閱讀方法,比如:朗讀、默讀、精讀、略讀、誦讀、自由讀等等,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入角色表演和唱歌(將詩或者詞加上節(jié)奏唱出來),使學生在閱讀中能感受到快樂,獲得閱讀的成就感。三是,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每個學生在閱讀中的體驗和感受,鼓勵每位學生發(fā)揮想象,表達獨特感受。相信每位同學都有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尊重個性差異,捍衛(wèi)學生的個性尊嚴,使學生勇于表達閱讀感受。再次,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是學生要養(yǎng)成邊讀邊思邊動筆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書的時候的靈光乍現(xiàn)如果不記錄下來,很快會消失,這是很多讀者都有過的體驗,因此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拿著一支筆,畫一畫記一記,養(yǎng)成多寫多思的好習慣;二是要養(yǎng)成善于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小學階段還有很多字詞成語學生不能夠完全理解,在其影響到理解文本意思的前提下,必須要解決,不然很可能造成對整個文本理解的誤差,學而不思則周,思而不學則殆;最后,要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讀寫往往都是一體的,讀的多了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慢慢地變得優(yōu)美有邏輯,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從讀學寫,以讀促寫。
5結束語
從本質上來說,閱讀是一種運用概念進行吸收、判斷、推理、內化的復雜思維過程,閱讀不僅僅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更在我們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情趣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閱讀教學便是實現(xiàn)這一切的起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其基本途徑,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1].盧曉慧,李丹.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09):61-63.
[2].張瑩瑩.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