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改革精神,突出對基礎知識、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考查。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彰顯化學學科特色,發(fā)揮考試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關鍵詞:中考化學;能力考查;育人導向;引領教學
一、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卷的特點
1.立德樹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特別重視傳統(tǒng)文化對于立德樹人的獨特功能,將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新的科研成果等,與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相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考生民族自豪感。如,第3題以《本草綱目》記載的“最早合成的四種無機藥物”為素材,第12題,以我國科學家研究出的高效催化體系為素材,為第13題以《四川鹽法志》記載,“敞鍋熬鹽”主要步驟為素材,在考查物質的分類、化合價、物質的分離與提純、常見物質的化學性質等基礎知識的同時,揭示先人的化學智慧,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2.突出特色,考出化學學科素養(yǎng)
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特別重視考查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必考的基礎化學知識,設計成一個個問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查能力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加突出了宏觀、微觀和符號“三重表征”的特色。如,第2、5、8小題,考查學生對分子模型、原子結構示意圖等化學用語和符號的理解;第12題,從分析微觀模型入手,探析水煤氣中的CO和H2O催化作用下的反應機理;第14題,以工業(yè)流程圖的形式揭示物質轉化條件及其規(guī)律解決實際生產(chǎn)問題。試題考查學生“宏微結合、變化觀、守恒觀”等化學核心素養(yǎng),并讓學生感悟“有用的化學”。
3.聚焦實驗,考出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對化學實驗與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特點重視,從賦分上看,科學探究及基本實驗試題達到22分,占近30%;從內容上看,主要考查了實驗裝置的選用、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預測或描述實驗現(xiàn)象;從能力上看主要考查學生觀察能力、數(shù)據(jù)與圖表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如第15題,通過控制變量法,進行制氧條件與催化效率實驗設計、數(shù)據(jù)處理、圖表分析和處理實驗結果,并融入實驗安全教育等。突出了證據(jù)推理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凸顯了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4.精選圖表,考出獲取信息的能力
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編排圖文并茂、信息呈現(xiàn)方式多樣,全試卷在僅有16道試題的情況下,精選相關的非文字信息達到了20個,充分考查了考生多途徑、多元信息獲取的能力。2018年福建省中化學試題非文字呈現(xiàn)信息見表1。
二、抽樣統(tǒng)計結果與分析
抽樣情況說明:所采用數(shù)據(jù)全部來自泉州市洛江區(qū)1865名考生成績的分析和統(tǒng)計。
1.全卷總體成績分析
2.2018年分數(shù)段分布對比情況
抽樣得分情況分析:
(1)樣本平均分為44.16,得分率為58.88%,難度適中,區(qū)分度較好,基本符合《福建省初中化學教學與評價指導意見》的要求。
(2)2018年各分數(shù)段呈正態(tài)分布,但高分段人數(shù)偏少(70分以上僅占2.57%),中間分數(shù)段考生比例增多,低分群體比例較大(低于29分的考生占群體總數(shù)的25%左右),說明優(yōu)生培育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有待加強。
三、初現(xiàn)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命題策略
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題命制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策略,形成了基本框架。
中考命題運用恰當?shù)妮d體(素材: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化學物質,可以是新物質、新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將考查內容置于“生產(chǎn)、生活、技術、科研”的真實情景中),考查化學知識的基本脈絡,盡可能減少記憶性知識的考查、強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性考查,有利于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以應用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觀念(核心價值),從而發(fā)揮試題的教育功能和導向作用。以第12題為例。
12.我國科學家研究出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fā)生反應,反應微觀模型如下圖所示。
(1)反應微觀模型中,除鉬外還有______種元素,有_______種單質分子。
(2)該反應過程中:
①構成催化劑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沒有”)變化。
②金原子對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題,題干設置真實情境,以我國科學家研究出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fā)生反應,制取重要的化工原料氫氣,體現(xiàn)了化學的科學價值,弘揚了愛國精神和科學精神。試題圍繞與微觀模型相關的化學知識展開,創(chuàng)設相應的實際問題,考查學科能力,實現(xiàn)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的考查。第12題中各小題考查學科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水平見表4。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展開,中考內容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考化學試題將進一步強化能力立意的命題思想,突出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四、提高命題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從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卷分析可知,試卷的優(yōu)點可圈可點,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優(yōu)化和改進的地方。
1.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是部分試題信息重復之嫌,如第2題有機物的化學式與分子模型,第10題文本信息過于冗長,第15題(3)實驗裝置圖與答題關聯(lián)度不高等;二是第14題有超綱之嫌,試題所涉及的化合物和應用的原理都超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的要求。
2.建議改進的方面
一是增加考試時間(恢復為60分鐘),使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時間;二是選擇題由原來的10小題每3分,改為15小題每題2分,減少因偶然因素導致的試卷信度的缺失;三是降低試卷的難,力爭難度值控制在0.65~0.75,優(yōu)秀控制30%左右,及格率達到75%以上。使老師的教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學生的學習有成果感和自信感,進而使更多的學生愛上化學。
五、給2019屆師生的建議
通過研究近兩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題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實際答題情況,給2019屆師生提出下列備考建議:
1.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新聞時事,例如化學事故、新能源、新型材料、環(huán)保方面;
2.不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理解反應的本質更為重要;
3.多動手去作圖、畫圖,平時多總結一些化學圖像的相關題型;
4.適當?shù)仃P注一些高中的知識,拓展自己的思維。
2018年福建省初中學生畢業(yè)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命題,以“立德樹人、引導教學、服務選才”為指導,以教育部頒布的各學科《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省教育廳制定的《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為依據(jù)。化學試題充分體現(xiàn)學科特質與育人價值,全面檢測了學生的基礎知識、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對引領我省初中化學教學和課程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實現(xiàn)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的跨越。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化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2]單旭鋒.科學命題深化改革—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解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7).
[3]劉雙俊.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題評析及啟示[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2).
[4]吳明好.基于高考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談高中化學教學[J].中國考試,2017(3).
[5]江合佩.我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高考化學試題的比較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