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高中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也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不再僅僅只注重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更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在這其中,高中生物作為高中教學里一門重要的學科,也相應的要具備更高的生物教學要求,因理性思維對學生學習和理解生物知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也要進一步重視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理念與方式,重視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理性思維的鍛煉,在提升學生生物考試成績的同時,著重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本文就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切實有效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的方法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培養(yǎng)方法;理性思維
生物是高中階段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理性思維則是學生學好生物知識的關鍵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給予足夠的關注。但是大多數老師們因傳統(tǒng)教育觀念及應試思維的限制,在課堂上還是不自知的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不是思維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在這樣大的教育生態(tài)下,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該用何種方法來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這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性
1.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提升學習興趣
理性思維需要學生們擁有一定的理性思維,并擁有一定的理性思維基礎,更能夠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等綜合性探究活動,因而其對學生們未來的成長發(fā)展而言也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在現代素質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學生綜合素質也成為一個學生良好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但幾十年來,高中教育所給予的都是“畫地為牢”式的應試教育,并且全程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涯和老師的教學生涯中。所以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來說,都無法很好的適應現階段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不止對生物教學,更是對每一個學科教學過程中都有很大的幫助。它能夠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更廣闊的學習環(huán)境。
2.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
以往學生的學習和考試成績是大多數老師、家長甚至是社會衡量這個學生的重要標準,所以在學生的認知概念里,只有高分才是他們所要追求的。這就導致了多數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是刻板的、死記硬背的,而不是舉一反三式的去運用。一旦知識點稍微轉了個圈,多數同學就會無法解題。甚至很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能夠較好掌握知識點,但卻完全無法較好的靈活運用。而重視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則能改變學生的這種窘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將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也促進老師的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在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理性思維的方法
1.以生物核心概念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歸納與概括的思維
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生物學核心概念是在生物生物學現象、生物學事件和生物學過程的基礎上歸納、推理出來的結論。生物也是對同一類生物學問題本質特征的的抽象和概念,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以生物核心概念為基礎,是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以具體事實為基礎進行歸納概括的理性思維。
如在“細胞器膜”和“生物膜”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分上,因為知識點較小,多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不會對這兩個概念進行詳盡式的講解區(qū)分,但其實二者是既相互獨立又密切相關。所以在考察學生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時,并不能以學生是否能答對這道經常會出現的選擇題作為依據,而應該以學生能否通過歸納概括理解概念的本質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依據。通過這樣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們在學習時也會更加關注知識點本身,而會選擇理解性的記憶,從而避免了機械化的記憶。實際運用時學生們也會呈現成更好的個人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們的個人學科素養(yǎng)更好發(fā)展。
2.注重知識的本源性,培養(yǎng)學生類比推理的思維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會出現許多科學家們研究出生物核心概念和理論的簡述過程。不過由于教材內容呈現的有限性,所有教材幾乎不可能將生物學家當時復雜的思維情境原封不動的呈現出來。但是恰恰這不可呈現的科學家思考時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培養(yǎng)和轉化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途經。所以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該在依托于課本的同時,也要盡可能挖掘知識產生的背景,營造情景。并要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基礎,注重知識本源性的同時,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引出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懂得類比推理,進行理性思維。
例如在“激素調節(jié)”這一小節(jié)的學習時,完全可以將神經遞質與特異性受體去類比成學生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用到的東西,比如說手機,激素調節(jié)就相當于一個手機的運行,一個手機里放一張卡有一個號碼,發(fā)出一種信號,你撥打電話時會向四周發(fā)射信號,但只有你撥打的號碼能夠接收。當然,這種類比推理不應該由老師直接給出,而是要引導,這樣學生不僅能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也能培養(yǎng)這種類比思維。這樣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時,也會嘗試著類比記憶,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學習掌握知識點。慢慢的學生們也會逐漸的開始自我分析,并且掌握一定的分析、比較能力。
3.引導學生大膽辯論,合理評判,注重實證
而高中生物教學里也存在著很多學生們認為有“爭議”的知識點。而這個時候,老師們如果單純的給出答案,的確能夠幫助學生節(jié)省很多學習時間,但這種學習時間是學生必要去“浪費”的,因為長此以往的由老師給出答案,學生是會失去主動性,失去質疑能力。
例如在學習基因突變這一節(jié)內容時,人教版教材里有這樣一道判斷題:“所有發(fā)生在生物體內的基因突變,都屬于可遺傳變異”。對這樣一道判斷題,是必然有學生認為對,也必然有學生認為不對的。這時候老師該怎么辦呢?為了節(jié)約寶貴的課堂45分鐘,直接給出答案?這一看就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因此當學生產生質疑,而且學生之間有爭議時,老師們應該去合理引導,比如進行分組討論,然后進行適當的小組與小組間的辯論等,這的確耗時,但學生討論辯論的過程,都是一種理性思維的過程,在得出結論的同時,學生們也會懂得理性思維應該尊重事實。只有學生們產生了疑問,并且能夠主動的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們才會更有學習動力,并且能夠更好的為了獲取知識而進行自我探索,從而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結語
如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或者是說在其他任何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單單只靠老師單向性的給學生灌輸一大堆的知識理論,那么大多數學生甚至全部學生都會失去學習興趣。所以老師不應該只成為一個課堂的引導者,還應成為課堂的傾聽者和答疑者,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去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總結、并勇敢發(fā)言。特別是在高中生物課堂的學習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是高中生物教學上的重中之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真的可以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在學習的漫長而艱苦過程中,只要教師們加強對學生理性思維培養(yǎng)的鍛煉,那么就一定會對學生理性思維發(fā)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個體們的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國英.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J]. 創(chuàng)新教育,2017
[2]蘇哲宇.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J]. 新教育時代,2018
[3]楊銘,劉恩山. 在生物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J]. 生物學通報,2017,(1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