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茉
【摘要】 ?本文結合教育部提出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結合牛津英語廣州版九年級下冊一些閱讀課為例,探討在日常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促進和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四要素: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教師基本希望通過英語學科尤其是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能夠真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達到育人的效果。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英語閱讀篇章 初中英語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21-02
教育部在2014年發(fā)布了《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重要概念,要求研制與構建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作為推進課程深化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討論迅速成為熱點。緊隨而來的新一輪高中英語課程改革也強調新時期高中英語課程目標將由綜合語言應用能力轉化為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分為四要素: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核心”。語言能力是一個含義很廣的概念。它既包括過去常說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也包括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還包括語言意識、交際身份意識等。文化品格是指國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紀公民的必備素養(yǎng)。學習外語,特別是英語,是實現國際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思維品質,既不同于一般意義的思維能力,也不同于語言能力核心素養(yǎng)中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而是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一些思維品質,例如,理解英語概念性詞語的內涵和外延;把英語概念性詞語與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根據所給信息提煉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語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對世界的認識;根據所學概念性英語詞語和表達句式,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能力,并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一些認識和態(tài)度,例如,對英語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持續(xù)的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成就動機,能夠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
一、挖掘閱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牛津英語廣州版九年級下冊Unit 5 Reading“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這篇記敘文閱讀中描述了主人公Vanessa去年和父母一起去加拿大滑雪的愉快經歷。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加入這樣的問題:What can we learn from Vanessa ? 這樣的深入問題可以讓同學們的思維進行一個轉換,之前都是在讀別人的故事,那么換位思考從別人的故事里對你又會有怎樣的啟發(fā)呢?結合自己的實際鼓勵同學們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學可能會說:We should always try something new;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等。這樣的一些想法是非常好的,不管是鍛煉大家的思維還是影響同學們日后的為人處世,都會是非常有幫助。
牛津英語廣州版九年級下冊Unit4 Reading “the great flood”題材是一則故事,講述了由于地理課上了解了冰川融化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Kevin做的一場關于水災的夢。在課后閱讀環(huán)節(jié)可以加入下列問題:
Have you watched such kind of film? What is it?
Kevin’s dream will happen in reality on day?
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natural disaster from taking place?
Around yourself anything you think is good or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通過這類的問題討論,會讓同學們得以思考,重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對環(huán)境真的友好嗎?大膽的去預測未來會發(fā)生的事情,再用強有力的證據去推斷自己的判斷是否合理,在這樣的思維碰撞下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二、開展分層閱讀,強化不同層次學生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中小學的英語學科和英語課程除了把英語作為一門交流工具外更重要的是它的育人功能,因為英語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很積極的作用(程曉堂,2014),所以在這個重要階段導致一部分基礎落后的學生產生對英語害怕甚至是放棄這門學科學習的話,后果是多么的可怕
分層閱讀的實質是為了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從而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呈階梯式的。為了培養(yǎng)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知識理解能力,應該設計一些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從認識了解文本基本信息到領會文章主旨思想進而影響到自身的評價與思考,結合自己的觀點,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新思維(桑力華, 2016). 達到不僅教書而且育人的功效。
牛津英語廣州版九年級下冊unit 3 Reading “the world is in danger”這篇文章,題材是一篇說明文,深入閱讀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細節(jié)閱讀設計方面我是這樣做的:將五個段落的主旨設計成圖畫的形式,第一遍的細節(jié)閱讀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就達到降低難度的作用,他們只需要抓住每個段落的關鍵詞和相應的圖畫進行配對,那么這對于閱讀中抓住關鍵信息進行歸類這一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訓練。第二遍的細節(jié)閱讀難度增加,對中等基礎的學生來說會比較得心應手,在完成match這個環(huán)節(jié)之后,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icture?需要用英文來總結這個段落的中心思想,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語言輸出的能力培養(yǎng)。而這個時候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他們也不會喪失自信,因為在第一遍的match中,他們已經可以抓住關鍵詞,也是有話可說的,而那些基礎中等的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可充分地將語言融合,形成一個main idea,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三遍的細節(jié)閱讀就是在前兩項的基礎上展開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鍛煉他們的思維品質,全班根據每幅圖所體現出來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提出自己的想法: Do you think it is 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Why or why not? What should we do to improve it? 好或者不好?不好的話應該怎么樣改善?結合自身實際,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和促進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注重文化意識的滲透,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以及培養(yǎng)世界意識和形成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以牛津英語廣州版九年級下冊unit 1 Reading “The voyages of Zheng He”為例,在閱讀前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就可以設置這樣的Warming up: Do you know any explorations in human history? 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這樣一方面可以將同學們的歷史知識與英語課堂進行一個大融合,另一方面讓同學們用英語表達出他們的想法,他們會說到Christopher Columbus’s discovery of America, Captain Cook’s discovery of Australia等。去聆聽其他同學的想法也是一個跨文化跨民族的學習機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最后老師講同學們能講出的這些探險集中寫在黑板,讓有興趣的同學抄下自己感興趣的探險之旅,可以作為課后活動進行進一步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意識,對同一時期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有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了解。本篇閱讀講的主要內容就是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教師可以在這篇文章探險之旅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可以將當時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情況相聯系起來,提出問題 What were the economy and politic situation in china at that time? 讓同學們加深對中國那段輝煌歷史的了解從而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并且自己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更應該為祖國的名頭而奮斗努力。
在牛津英語廣州版九年級下冊Unit 2 Reading“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這篇閱讀文章里講的主要內容就是中國學生在美國參與教育交流期間感受到的文化沖擊。其實這篇文章老師能夠引導好的話將會對跨文化的交流和影響產生很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讀后活動中可以加入下面的環(huán)節(jié)
討論完兩者的不同之處后老師再拋出問題:Do you think there’s anything in common between them?
大家的答案可能會是:On that day people will go home and enjoy the meal with the family;they will have some holiday等。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同學們會產生一種更深入的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這些習俗沒有好壞和對錯之分,這就是一種國家民族多年累積下來的文化積淀,你可以去感受和接納不同文化帶給你的不同享受。
四、突出作業(yè)的多樣性,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近年來讀后輸出的有效性始終被英語教學界關注,有效的課后活動應增加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挖掘和提煉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哲理,文化等方面的精髓(戴軍熔,2011).
初中生心理變化除了表現為動力系統(tǒng)的個體意識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理想、世界觀)和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外,表現為心理過程的知、情、意、行都迅速趨于成熟。
1.在每個單元的引入部分,同學們都會想出很多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這樣課后就可以布置讓他們去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內容,在每天的課前五分鐘給出作業(yè)展示,最好以口語表達為主,這樣既讓學生有成就感也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2.每篇閱讀的結尾設計都可以是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或者是所學的知識給予怎樣的啟發(fā),寫一篇100字以內的文章。學生這樣的感觸會更深,覺得英語并不是一門工具學而是在生活中充滿情感的一門學科。
3.作業(yè)可以以四人小組形式完成。同學們可以將閱讀篇章進行表演,如果是小說的話甚至可以改變其結尾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讓同學們真正的參與其中,感受英語帶來的異國享受和思維的碰撞。增強學生的學英語熱情。
多樣性作業(yè)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對其中語言點的運用,同事升華學生的情感,在這個階段主要培養(yǎng)學生說和寫的能力,完成語言的輸出,達成閱讀的情感目標,使學習效果得以提升(林遠輝,2015).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
[2]程曉堂.關于當前英語教育政策調整的思考[J].課程 教材 教法,2014(5).
[3]桑立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16(2).
[4]戴軍熔.鄭春紅,朱雯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后活動:設計與實施[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5]林遠輝.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1).
[6]張春柏,舒運祥. 英語教師用書 九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