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聰聰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系統(tǒng)康復護理對喉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tài)及術后恢復的干預效果。 方法 選擇近五年在我院進行治療的30例喉癌患者,具體的選擇時間為2014年2月-2019年2月,將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15例患者,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康復,研究組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康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質量進行對比。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抑郁程度與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圍手術期的喉癌患者進行系統(tǒng)康復護理,不僅能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可有效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圍手術期;系統(tǒng)康復護理;喉癌;心理狀態(tài)
喉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對喉癌患者主要選擇手術的治療方法,但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吞咽、進食、呼吸等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上的障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術后的恢復是非常不利的[1]。系統(tǒng)康復護理會在治療過程中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認知,從而緩解患者恐懼不安的心理,利于術后的健康恢復。為探討系統(tǒng)康復護理對喉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tài)及術后恢復的干預效果,本研究選擇了2014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30例喉癌患者,現(xiàn)將內容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30例喉癌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15例患者,參照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齡(61.3±9.2)歲,平均病程(152.3±21.3)天;研究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齡(62.1±9.4)歲,平均病程(154.7±22.6)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谱o理及飲食護理等多個方面。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tǒng)康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成立專業(yè)核心團隊,團隊成員要包括經(jīng)驗豐富的主治醫(yī)師及主管護師,向患者介紹相關的知識,緩解不安焦慮的心理;(2)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為期一周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建立較好的醫(yī)患關系;(3)手術后重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避免患者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幫助患者進行專業(yè)的康復訓練,讓患者能早日恢復健康。
1.3觀察指標
在治療過后,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質量進行對比,利用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抑郁程度進行調查,選擇SF-36健康調查簡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實驗以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使用X2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使用t值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P<0.05代表研究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抑郁程度對比
由表1可以看出,治療前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為(62.4±8.9);研究組的抑郁程度為(62.3±9.6),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為(59.2±9.3);研究組的抑郁程度為(49.7±9.4),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由表2可以看出,治療前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3.9±9.4);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4.3±9.1),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8.3±9.1);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76.3±8.6),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目前對喉癌治療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術治療,圍手術期代表患者從接受治療到基本康復的整個過程,在此期間,患者的咽喉器官可能會被部分切除甚至全部切除,不僅影響患者的基本生活,還會增加患者內心的敏感度,讓患者的身心都遭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對后期的恢復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2],故醫(yī)護人員在進行身體治療的時候,也應及時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康復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對治療過程有個清晰的認知,在與患者進行交流的同時,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逐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身體的健康恢復[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為(62.4±8.9);研究組的抑郁程度為(62.3±9.6),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為(59.2±9.3);研究組的抑郁程度為(49.7±9.4),參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3.9±9.4);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4.3±9.1),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8.3±9.1);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76.3±8.6),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喉癌患者進行系統(tǒng)康復護理,可達到更好的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對圍手術期的喉癌患者進行系統(tǒng)康復護理,不僅能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可有效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譚輝,郝永麗,王海洋,等.系統(tǒng)康復護理對喉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tài)及術后恢復的干預研究[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8,31(2):112-116.
[2]青莎莎,尹媛,王楊.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喉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18,4(5):118-119.
[3]李麗貞.系統(tǒng)化護理在喉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7):104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