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摘 要:在現(xiàn)代教學之中,口語可以說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口語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人內(nèi)在思想的外在表現(xiàn),是一個人整體素質(zhì)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素養(yǎng),就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從而激活學生思維,使高校課堂的措施落實到實處,促進口語教育更好更高的發(fā)展。本文就著重研究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何種策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口語交際;口語教學
一、對現(xiàn)階段小學生口語能力的分析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語文教師只注重對課本知識的教學。同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學方法形式單一,仍處于傳統(tǒng)教學階段。課堂的主導權(quán)掌握在老師手中,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講者,課堂缺少活躍的氛圍,學生沒有說話的機會和權(quán)利,教師失去對學生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從整體的課堂教學結(jié)果來看,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這些因素造成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很多弊端,嚴重阻礙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阻礙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忽視了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善于創(chuàng)新的思維培養(yǎng),制約小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眾多的弊端,與當今的新課改的目的教學方式嚴重相駁。
二、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表達
2.1、改善課堂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大部分的語文教師也擔任著班主任的角色。教師應靈活在兩者中進行角色互換,同時也相互促進。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注意與學生之間的相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適當?shù)母淖?,摒棄以考試?nèi)容為目標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之中,教師依然堅持以人為本,實現(xiàn)新課標標準的要求,適當?shù)臑閷W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例如在教學生《注意說話的語氣》時,讓學生知道,在口語交際中,同樣的一句話,使用不同的語氣時,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學會根據(j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選取合適的語氣,這樣可以增加表達效果,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對比朗讀。譬如:小明在上樓梯的時候不小心撞到李老師,此時小明應該怎么說?教師應將不同語氣的例句逐一朗讀出來,引導學生在對比朗讀中感受到正確的語氣,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避免使用命令語氣。在課堂中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交流,更深一步體會在與人交流時應注意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說話是一門藝術(shù)”,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應當引導學生利用正確的言論,注意說話的語氣,不應過于生硬,不使用命令的語氣說話,同時語氣恰當,懂禮貌。作為教師,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出學習語文的潛力。這樣一來,學生愿意積極的融入學習之中,學習能力和口語能力自然得到充分提高。
2.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切實實施素質(zhì)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語文的學習的重要性。由于小學生是一個善于思考,善于接受新鮮知識的群體,是向?qū)W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鍛煉口語交際的重要時期。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著手。例如,在語文課堂中通過采用成語接龍的方法,間接對學生進行語文的教學。既方便教師的教學,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增強開口表達的機會。這種以學生學習興趣為核心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語文知識。又或者利用現(xiàn)代視聽技術(shù)手段和教學設備,把視、聽、說融為一體,有助于營造出口語交際氣氛?,F(xiàn)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感知器官,使學生處于的興奮狀態(tài),從而能夠調(diào)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激發(fā)小學生說話的欲望,使學生有話可說。如:口語訓練《說說你參加過的一次活動》,訓練前,教師可以把學校的大活動的相片展示給學生看,播放了一些活動的錄像,學生看過之后,在口語交際訓練時學生便愿意開口去講,樂意去說。由此可見,利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教學,使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提高,同時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表達。因此老師應從每個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著手,這樣學生學習效率不僅可以得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也可以得到提高。
2.3、增強師生交流,培養(yǎng)交流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之中,老師在學生的印象之中一直是威嚴的形象,這樣雖然方便了管理;然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并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只有老師主動地與學生交流,細心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中勇于嘗試,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語文老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言,把課堂教學和師生情感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促進學生相互幫助,互相學習,這樣老師才會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學生也更喜歡聽這樣的語文老師講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總結(jié):口語交際能力是國家對于每個學生的要求,也是我們新時代學生所必須具有的一項技能。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之中,語文教師要對語文課堂進行大膽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將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融入語文課堂中。同時,鼓勵學生敢于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肖水蘭.略談小學語文課堂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研究~2016,02.
[2]湯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3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