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毅斌
摘 要:2017版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化學教學是落實化學課程目標、引導學生達成化學學業(yè)質量標準的基本途徑。因此為順應當代倡導素質要求的趨勢,對化學教學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勢不可當。在創(chuàng)新的模式下保證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創(chuàng)新的途徑下引導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教師們的共同追求,本文將對探索到的高中化學教學創(chuàng)新途徑進行解析,以期對當前高中化學創(chuàng)新教學探索之路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及解析
2017版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化學教學是落實化學課程目標、引導學生達成化學學業(yè)質量標準的基本途徑,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途徑進行不斷的探索,在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在不斷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能力。在追求創(chuàng)新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新途徑進行展開。
一、轉變角色,激發(fā)學習主動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是老師講學生聽,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和“等、靠”的惰性。轉變角色即令學生當“教師”,自己走上講臺,面向同學們講解某個知識點或某個題目,當學生走上講臺時,已是收獲了勇氣的力量,長此以往,其氣場、膽識、思維和應變能力等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成立學習小組,認領講解任務
針對某節(jié)課教學計劃中的內容,化學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再將具體知識點或具體題目的講解任務分配到每個小組中。比如:在蘇教版化學必修一的專題二中,可以將第一單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內容中的氯氣的產生原理、氯氣的性質、還原反應、氧化反應等知識點分別分配給各個小組作為其講解任務。教師可以在上堂課分配任務,由學生在下節(jié)課講解,也可以隨堂分配隨堂講解,中間給學生們留出些許討論交流的時間,具體實施還應結合實際情況及任務的難易程度。在學生自主“備課”期間,教師不要對學生有過多地進行安排,讓學生自己去合理安排學習進度,教師只需在旁邊進行正確的引導。
2、小組代表上臺講解,教師隨堂補充
鼓勵小組同學經過若干節(jié)課后,每人都有作為小組代表上臺講解的機會。在講解前同學們會自主的去查閱資料、擴展知識,在講解中通過流利地表達會更加深都知識點的掌握,還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在引導學生自主講解時要鼓勵他們進行一題多解的探索,學會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遇到的問題,甚至可以與同學們分享一些生活感悟,培養(yǎng)其潛意識里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
還有一點不可忽略也不可省略,化學教師在令學生講解的同時也要及時點評和補充,引導同學們學會融會貫通,并可及時對知識進行整理和儲存。
3、交叉小組隨機提問,保證學習的全面性
在平常教學中,教師們會用不同的方式對學生已知或模糊的知識進行提問,以幫助同學們鞏固知識和拓展思路。在教學新途徑中,教師們也要注重及時的提問,且要交叉開小組的講解任務,例如AB組同學講解了氧化還原反應涉及的相關問題,那么可以隨機提問其他小組同學們氧化還原反應中涉及到的相關問題,比如氧化劑、還原劑可以是哪些物質。此外,教師還可以拓展式性的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和大膽猜測,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要具有耐心,懂得循序漸進,保證學習的全面性。
二、實踐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化學是一門理論和實驗相結合且密切聯(lián)系生活的學科,在高中化學教學創(chuàng)新的途徑中,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應用于實際,再反過來促進理論的提升。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教師通過實驗教學,讓同學們親身實踐,還需要啟發(fā)學生思考,踐行“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這樣循環(huán)往復曲折上升的過程。
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首先必須要合理組織化學教學內容,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認真的研究教材的內容,根據(jù)蘇教版教材中內容的編排體系來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做出合適的深度和廣度延伸,根據(jù)學生實際的認知能力和知識點掌握程度來制定教學計劃,課堂上及時的和學生做出互動,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其次還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老師需要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充分的了解如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什么,從他們的興趣入手,老師在課堂上給出一些問題情境,從而可以讓學生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中都可以有解決問題的熱情和積極性,學生在老師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中不斷的交流探究。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舊知識的回憶,從而達到在兩者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目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加明顯。最后是要精心的設計實驗探究活動,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的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的一個重要特點,就高中化學的教學而言,應該格外的注重實驗對于學生的啟發(fā)性,相比起實驗的結果要更加的注重實驗的過程,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掌握相對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化學學習。
在達到實驗目的的基礎上,還應適當允許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采用不同實驗步驟、不同器材進行實踐操作。同時,鼓勵同學們將化學知識密切聯(lián)系生活,如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簡易原電池,學以致用,也激發(fā)其后續(xù)的學習熱情。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難題時,教師首先要嘗試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若學生查閱資料和相互討論后還是解不出,教師再去幫助也不遲。而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最好也不要直截了當?shù)馗嬷Y論,可以試著從不同方面引導,誘導學生思維能力的循序發(fā)展。
結語:對當前高中化學教學創(chuàng)新途徑的探索是教育發(fā)展所必須的,只有通過不斷地探索提升教學質量,才能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創(chuàng)新途徑也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不可或缺。挫折有時候比榮譽更能讓人成長,創(chuàng)新必須要有一種頑強拼搏、不怕挫折的精神,并持之以恒,相信我們通過不斷的探索、解析和應用,定能促進高中化學教學再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明國.高中化學教育中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考試周刊,2018(35):157.
[2]曹世凱.淺析創(chuàng)新教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10):152.
[3]張海洋.基于理科綜合考試的高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化學教育,2010,31(2).
[4]馬榮.論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