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摘要】 ?現(xiàn)行的《語文新課標》中曾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0萬字以上,還應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要知道,閱讀具有重要意義,是人們獲取知識、提升自我文化底蘊的主要途徑。可目前慘痛的現(xiàn)狀卻是:許多人已經(jīng)將閱讀淡忘,網(wǎng)絡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沖擊下,造成孩子閱讀量降低,以及閱讀的零散化、碎片化。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量、提升閱讀能力,并且在實踐應用中已經(jīng)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就筆者本人近年來的教學實踐,簡單談談對“群文閱讀”一些基本的認識。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群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91-02
0
一、群文閱讀的基本概念
這里的“群文閱讀”指的并不是廣義的群文閱讀:閱讀者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文本的提取和組合,從而實現(xiàn)自我意識建構(gòu)的一種閱讀狀態(tài)。本文的“群文閱讀”是狹義上的,指的是一種教學方式。在一兩節(jié)課內(nèi),教師根據(jù)語文教學需要,圍繞某個議題選擇若干篇文章,形成一組閱讀材料。然后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gòu),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群文閱讀課程內(nèi)容的文本選擇
通常來說,群文閱讀的文本內(nèi)容可以有以下兩種選取方式:
(一)以教材為依托,進行單元整合,以“單元整合”、“課內(nèi)多篇”這樣的模式選取文本;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編版教材的編排中都已經(jīng)融入了“1+X”閱讀思想,為后續(xù)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例如:八下第二單元整個單元都是科普性的說明文。教師可以把整個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還可以繼續(xù)補充一系列科普主題的文章。再跟學生闡明整合后的單元內(nèi)容、學習目標、檢測方式、評價等,這樣就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
整合后的單元目標清晰、內(nèi)容豐富有趣,為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學習提供了更多時間及空間,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架構(gòu),學生對整合過的單元學習有了更多的期待與喜悅。
(二) “課內(nèi)1+X”、“課外多篇”, 突破教材限制,增加課外閱讀量。
新課標實施的現(xiàn)在,中高考都不約而同強化了閱讀的難度,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后我們也很清晰地認識到,在具體實踐中存在很多問題:很多老師為了追求應試的成績,課堂的教學僅僅局限于那二十多篇課文,反復咀嚼,但實際學生收獲十分有限,光學會了死記硬背,但實際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十分低下。
群文閱讀讓學生的閱讀面更豐富了,也訓練了學生快速閱讀、篩選提取信息的能力,為他們深入研討文本、比較閱讀、品讀賞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例如:筆者在上《白楊禮贊》這一課時,抓住“托物言志”這表現(xiàn)手法,再選取了《牽?;ā贰ⅰ稐魅~禮贊》、《秋天的況味》這三篇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和學生們一起閱讀分享,孩子們邊讀邊思考,邊讀邊討論,再進行適當?shù)拈喿x技巧點撥,持之以恒下來,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得以逐漸提升。
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施過程
(一)課堂導入
在群文閱讀開展前,教師應做好課前導入,合理構(gòu)建情境,引出閱讀文本主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初中學生的年齡在逐漸增加,其注意力也逐漸穩(wěn)定,但是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合理的教學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例如:筆者在《關雎》、《蒹葭》、《子衿》、《靜女》詩經(jīng)四首整合閱讀中,先請學生找找詩歌的愛情主題,分析下這四首分別是愛情的哪些不同階段。學生立馬興趣盎然。當然,這也是課堂的核心研討內(nèi)容:如何通過意象分析詩歌的情感。
(二)問題設計的多元化
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思維的起點。在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把選取的多個文本材料,看作一個整體。如何才能設計一些具有比較性、遷移性等問題,才能將多篇文章橫向縱比?這需要教師先深入解讀文本,再細細琢磨:
(1)指向性問題的設計
在問題設計中所設計的問題應該具有指向性,并且還要設定相應的目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設計的問題不太大,否則就會導致學生無法思考,浪費課堂時間,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問題設計時應該以文本核心內(nèi)容為基礎,發(fā)掘不同文本的異同,提出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例如,筆者在上杜甫詩歌整合課時,列舉了杜甫不同時間的幾首詩歌:《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研讀完文本后,拋給學生的一個基礎的問題就是“這幾首詩分別是杜甫哪些不同階段所寫?”“你能讀出詩人情感的變化么?依據(jù)是什么?!睂W生以核心問題為依托,積極討論,熱情參與。
(2)階梯性問題的設計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語文水平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問題的設置由易到難,通過這種方式調(diào)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還是以《詩經(jīng)》四首整合課為例:
活動一:這四首情深景真、風情搖曳的古風情歌,大家能品味出它們分別描寫了愛情的哪種狀態(tài)?請簡單說說你的依據(jù)。
活動二:尋象:請找出四首古詩中最能寄托情思的意象:
活動三:品象:這四首動人心弦的古詩中,哪里最能品味出這些細膩的情感?請結(jié)合上述意象,品析美讀。
活動四:繪象:選擇你心中最美的意象,用一首小詩述說心中最美的情感。
這三個問題由易到難,層層推進,讀寫結(jié)合,課堂效果非常好。
(三)核心文本的研讀
研讀核心文本是整個課堂的關鍵。所以,群文閱讀教學中一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是:組織學生對核心文本內(nèi)容進行深入分析,共同探討、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tǒng)課堂是以教師串講為主,很多老師的課堂就是提問課,把一篇篇美文用一個個問題把它們分解的支離破碎。群文閱讀的課堂,因為學生的閱讀容量較大,常常是三五篇文章或是三四首古詩詞,教師更應該耐下心來,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閱讀時間,對素材進行充分的思考、研讀、討論。
總的來說,群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以核心文本的內(nèi)容為基礎,營造良好的學習的氛圍,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做好引導,更好的引導學生發(fā)掘文本的深層內(nèi)涵。
(四)意見整合
群文閱讀的另一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對學生的各種意見進行整合,這也提高閱讀水平的主要途徑。在提高閱讀水平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不同文本所表達的意見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在對其進行整合。所謂的對比分析,就是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找到文本內(nèi)容中的異同點;整合就是將各種異同點進整合,從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更深一層理解文本,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也就是閱讀鑒賞能力。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主要應用的是思維導圖法,此種方式在應用中能夠清晰的文內(nèi)容、總結(jié)文本內(nèi)容,并且還有可以及時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升華,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
四、群文閱讀教學的課堂結(jié)構(gòu)
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對對象也都各不相同,因此,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也不同,只有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才能保證師生思路清晰,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常用的課堂結(jié)構(gòu)如下:
(一)平行式結(jié)構(gòu)
平行式結(jié)構(gòu)是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最為常見一種模式。教師先明確本次群文的議題,然后學生初讀文本,在大略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師要求再讀文本,最后整合研讀成果,提煉觀點。
例如:筆者在上《白楊禮贊》這一課時,以“托物言志”這表現(xiàn)手法為議題,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又選取了《牽牛花》、《楓葉禮贊》、《秋天的況味》這三篇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偣菜钠⑽?,學生快速閱讀后,再研讀討論,完成表格,探尋這四篇的聯(lián)系,明白托物言志中“物”與“志”的聯(lián)系。最后整合觀點,聯(lián)系實際,以讀促寫。
(二)主輔式結(jié)構(gòu)
主輔式課堂結(jié)構(gòu)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文本內(nèi)容向?qū)W生進行演示,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完整的閱讀過程,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在不斷的自我學習中掌握知識內(nèi)容。群文閱讀課堂中,很常見的做法就是選擇一篇課文文本進行精讀,從而拓展至多篇同議題文本閱讀。例如:在《秋天的懷念》的相關知識學習完成以后,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組織一趟群文閱讀課程對《合歡樹》《我與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等文章進行閱讀,并且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探究,鼓勵學生參與到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閱讀中還需要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行控制,主要是由于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應該兼顧全局,從學生整體情況出發(fā);同時,在閱讀教學開展以前,教師還應該積極向?qū)W生傳授相應的閱讀技巧。
五、總結(jié)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閱讀群文,將單元整合,把主題拓展提升,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課文平行、主題并列、知識無序”的局面,出現(xiàn)了以單元為板塊,“單篇精讀,定期拓展”的遞進式語文教學格局。以教材為依托,把大量主題性的閱讀資料整合在課內(nèi)完成,極大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也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這些,僅是筆者在群文閱讀的教學實踐中且行且思的一點想法。我期望,通過群文閱讀實踐,我們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學習的好習慣,我們的學生們能愛上語文,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