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作文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大塊頭”,不僅量多,分值也比較大。而大部分學生由于閱讀少、積累少,以及缺乏自信,產(chǎn)生了“作文恐懼癥”,這種心理障礙直接成為學生通往高分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因此,教師在輔導作文時,應當經(jīng)常疏導學生,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他們輕松地投入到寫作中。
一、激發(fā)成功心理,激勵寫作動機
何為成功心理?成功心理是指人們希望通過努力而達到理想目標的心理,這種心理促使學生對未知的未來充滿向往,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動力。學生以成功心理為基礎,以積極的學習動力為輔助,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把寫作變成充滿快樂的事情。
例如,以“讓我快樂的一件事”為題寫作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有哪些?類似于這種基礎性強的問題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了別人”“得到家人的獎勵”“加深了朋友之間的友誼”……學生的寫作思路拓寬后,明確地知道自己要寫什么。當寫作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后,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興趣,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文。
二、滿足期望心理,提高寫作信心
在學習上,學生常常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期望自己給教師的印象是好學生,期望在同學中能有很高的地位。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并且對學生的期望給予肯定,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而這種信任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既增加了學生的寫作信心,又能夠促使他們積極思考,提高寫作效率。教師要有效把握學生的心理,在一言一行中做到潤物細無聲。
例如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同伴從一所小學中選出了一部分同學進行“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以贊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并叮囑他們務必保密,以求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的。然而幾個月后卻出現(xiàn)了奇跡,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不論是性格還是求知欲,都比從前要好很多。由此可見,滿足學生的期望心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寫作。
三、巧用賞識心理,促進寫作水平提高
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要經(jīng)常表揚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也可以鼓勵那些進步較大的學生。那些被表揚的學生,會產(chǎn)生被認可的心理;而那些被鼓勵的學生,會產(chǎn)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的安慰。無論哪種學生,在教師的表揚、鼓勵后,在無形中都會增加自信和堅持的信念,提高綜合素質,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四、注重公平心理,平衡內驅力量
心理學認為,不公平的待遇會使人出現(xiàn)緊張和不安的狀態(tài),會降低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以此為戒。作為合格的教師,不應該厚此薄彼,要做到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擁有公平的待遇。
例如,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會犯重復啰嗦的毛病,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通過讓他們閱讀優(yōu)秀文章,盡量創(chuàng)造讓他們發(fā)言的機會,增加他們的參與度,讓他們獲得鼓勵,既平衡了他們的公平心理,也能在外力的幫助下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五、優(yōu)化平等心理,推動教學相長
在學生心中,教師是榜樣,對作文有獨到的見解,但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教師要做到和學生經(jīng)常溝通,學生潛在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夠被充分調動,以更加高漲的熱情學習寫作,使寫作教學事半功倍。
教師在作文的批改中可以采取雙向互動的方法,選取一篇作文讓學生批改,學生改完后將自己對這篇作文的見解寫到上面,再由教師批改。這種師生互相交流批改的方法,不僅可以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也能將教師的想法傳遞給學生,相互促進,縮短了師生的距離,推動了教學相長。
總而言之,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感受、思考等能力。學生勤加修煉這些能力,使其融為一體,在日后的寫作中熟練運用,不僅能提高寫作速度,還能提高作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