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鳳
孩子害羞,往往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典型案例
小云是個自尊心和上進心很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可就是性格非常內(nèi)向,平時見人就臉紅。更為嚴重的是,她幾乎不敢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老師上課提問,她就把頭埋在書里,不敢抬頭與老師的目光對視,表現(xiàn)得很緊張。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她臉上會一陣紅、一陣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有時還渾身發(fā)抖。
前不久上語文課,老師叫小云讀課文。叫了三次,她才紅著臉慢慢站起來,想到全班同學的眼睛都盯著自己,小云慌了,因為太緊張,一段話讀了5分鐘也沒讀完,背上直出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小云羞愧得想立刻跑出教室。
后來發(fā)展到,小云一見到同班同學就緊張,覺得所有人都在她身后指指點點,說她亂七八糟的話。更糟糕的是,小云連去人多的地方都有點不自在,總覺得人家在說她,以至于她現(xiàn)在一看到人就不由自主地低著頭。最近,她開始害怕上學了。
心理分析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孩子害羞,往往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害羞的孩子長大以后容易產(chǎn)生孤獨感,害怕與人交往,事業(yè)上缺乏競爭意識,因此,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guān)鍵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擺脫害羞的陰影。
小云羞怯、內(nèi)向、膽小主要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管教過于嚴格,使孩子沒有寬松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性格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變得扭曲、內(nèi)向、順從。
2.孩子的焦慮心理比較嚴重。由于種種壓力致使孩子情緒緊張、焦慮,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過于敏感、心虛,對自己缺乏應有的自信心,焦慮過重的人很容易對一些事物產(chǎn)生恐懼心理,他們或者擔心猶豫,或者坐立不安、臨場退縮。
3.曾經(jīng)有過痛苦的經(jīng)歷,使孩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赡芗议L、老師不注意教育方法,對孩子過于粗暴,在孩子回答不上來問題的時候隨意訓斥,或者嘲笑、譏諷、數(shù)落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大受損傷,以致孩子一遇到類似的情形就膽小、害羞、緊張,甚至渾身發(fā)抖。
心理處方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應適當,要與孩子的年齡、能力水平相當,既不要過于苛刻,也不要過于溺愛。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過嚴,孩子就會在老師提問或當眾表演節(jié)目時不能很好發(fā)揮,而且出現(xiàn)氣短、心跳、出汗、頭暈、嘔吐、腹瀉等生理上的不適應。同時,家長平時要注意給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平等、民主、相互理解的家庭環(huán)境能給孩子勇氣和信心。
其次,別過多地保護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有些事情要讓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處理,不要一切包辦代替。如果孩子經(jīng)常自己處理一些事情,無論對與錯,孩子都會留下較深的印象,將來孩子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做得更好;如果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孩子往往在遇到新情況時,會出現(xiàn)因擔心做不好而不知所措的尷尬害羞局面。
再次,父母要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做父母的應允許孩子犯錯。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如意,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孩子批評一頓,有時甚至用尖刻的語言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樣做,會使孩子變得更加膽小孤獨、沉默寡言。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和表揚,贊賞就如一縷縷陽光,能照亮孩子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最后,父母應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結(jié)交朋友是社會化的一種表現(xiàn),有利于孩子增強信心。家長可先讓孩子與比較熟悉的孩子一起玩,然后再鼓勵孩子與陌生的孩子交往。另外,讓孩子多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有助于擺脫羞怯情緒。
(責編? 劉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