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杰
摘 要: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也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古詩詞不僅有著獨特的韻律美,往往還體現(xiàn)了深刻的人生哲思和家國情懷。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誦讀古詩詞,不只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背誦或?qū)W習表達方式,還應引導學生去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并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關鍵詞:古詩詞;初中;品德培養(yǎng)
自古以來就有“文以載道”的說法,初中語文中的古詩詞同樣具有“載道”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中國古詩詞的寫作方式?jīng)Q定了,其易學、易背,朗朗上口,為學生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基礎。從中認識到人生的道理,培養(yǎng)出高尚的情操,將使學生受益終身。初中語文教師應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以便在教學實踐中更有針對性。
一、誦讀古詩詞,陶冶學生情操
古詩詞中體現(xiàn)著作者所處時代的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這些觀點不能說完全正確,但其中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其積極意義仍然不可忽視。比如如何與他人相處、應該與什么樣的人相處、在相處過程中要遵循什么樣的道德準則等,時至今日對于人們道德操守的養(yǎng)成仍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初中生尚處于可塑性較強的時期,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挖掘古詩詞中的閃光點,在學生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深入淺出的把這些道理講述給他們,對他們施加積極的影響。
例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者李白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于王昌齡不幸遭遇的深刻同情與關切。全詩沒有非常明顯的悲痛之語,但悲痛的感情卻非常明顯的表達了出來。通過誦讀,學生可以體會到李白心中無人可訴、難獲理解的愁思,感受到其對于王昌齡的深刻懷念,同時也能體味到兩個人之間的深厚友情。再通過初中語文教師結(jié)合現(xiàn)實的深入解讀,學生可以明白,真正的朋友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肝膽相照,而不是漠不關心甚至落井下石。在日常生活里,應該時刻注意自己在與別人的相處中,是否達到了“朋友”的標準,又如何去改進自己的行為。
二、誦讀古詩詞,健全學生人格
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經(jīng)濟水平不斷上升,但一些不良風氣也隨之而來,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導致部分學生人格存在缺陷,缺乏遠大的人生理想。而誦讀古詩詞,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更好的判斷能力。學生可以從古詩詞中獲得力量,自覺抵制不良的社會風氣,形成健全的人格。初中語文教師應在其中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汲取古詩詞中的營養(yǎng),主動扭轉(zhuǎn)不良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更好地指導現(xiàn)實生活。
陸游的《游山西村》,是其所作詩詞中的名篇之一。雖然詩中大部分描寫的是外界的情景,但是卻與作者本身的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且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比如其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述的是詩人在行路中越走越迷茫,以為已經(jīng)沒有可供前進的道路,沒想到突然看見前方的村落,頓覺豁然開朗。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誦讀時,引導學生去思考,以往的人生經(jīng)歷中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比如在某件事情上陷入了困境,最后卻突然找到了解決方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做事不能因暫時無法解決的困難就輕易放棄,而應該充滿希望,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總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三、誦讀古詩詞,培養(yǎng)愛國情懷
中國的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體現(xiàn)著厚重的民族精神。古往今來,有數(shù)不清的中國人正是在古詩詞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投身到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的偉大事業(yè)中。誦讀古詩詞,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其中表達的深厚感情,認識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教會學生要時刻關心祖國的發(fā)展、民族的命運,培養(yǎng)他們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對于學生通過誦讀尚難以理解的感情內(nèi)涵,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豐富的背景知識介紹等,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白居易的《賣炭翁》。其中對于賣炭翁的艱辛生活有著非常具體、形象的描寫,學生能夠通過誦讀在腦海中勾勒出人物的基本形象,對人物產(chǎn)生深刻的同情,與作者在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同時,作者在詩中也表達了對宮使巧取豪奪的痛恨和憂國憂民的情懷,但學生可能對于“半匹紅綃一丈綾”沒有明確的概念,不太理解這種感情產(chǎn)生的緣由。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進行更深一步的解釋,告訴學生這些“充炭直”的東西其實遠遠低于千余斤炭的價值,這種行為就相當于對貧苦百姓的搶劫。學生在理解之后,就能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愛憎感情,更加熱愛和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關心人民的境遇。
總而言之,誦讀古詩詞,可以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誦讀古詩詞,學生可以深入感受其中的豐富內(nèi)涵,從而主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這些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或工作持續(xù)發(fā)揮影響,讓他們可以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茁壯成長。初中語文教師應對誦讀古詩詞加以重視,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靜. 中學語文古典詩詞的審美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6.
[2] 李敏.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J].黑河教育,2013(07):48.
項目編號:本文系《誦讀古詩詞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LJ201897LX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