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婕 陳瑤
摘要:體校的學生都是運動員,他們學英語的目的和普通中學學生的目的不同。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很強的動機,他就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有很強的動機,他才會盡力去努力學習。因此積極的動機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體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一、前言
英語學習中的動機被認為是學習者學習英語的誘因、需要或欲望。動機的概念含有許多不同和重疊的因素如興趣,好奇或取得成功的欲望。這些反過來在不同的形勢和情況下不同,而且受父母,教師和考試的不同外部因素影響。英語學習的動機是一個復雜的現(xiàn)象,積極的態(tài)度和動機與英語學習的成功有關。
二、體校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Gardner對動機里的融合性和工具性傾向作了很好的區(qū)分,傾向和動機不是一回事,但代表了學習語言的原因。當學習者學習一門語言是因為希望知道講那種語言的人的文化時就出現(xiàn)融合性傾向。工具性傾向描述的是一組因素涉及到來自外部目的的動機如通過考試,經(jīng)濟回報,職業(yè)深造或者獲得提升。
體校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都是各個項目的運動員,他們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現(xiàn)在有單招考試、高水平運動員考試和專升本考試,都要考英語,所以學好英語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很多種國際性的體育比賽都在體校舉辦過,有時體校的學生也到國外去參加比賽,這就要求學生和外國運動員或教練員用英語交流。這樣學生就認為英語很有用,他們想學好英語以便當他們碰到外國人時沒有語言障礙。
對于一些學生,成功的驅(qū)力主導著他們的生活,迫使他們在所作的事情中成為成功者。在多數(shù)情況下當學生出國參加比賽會有一個翻譯跟他們一起去。當學生有要求或想和外國隊員交談時,翻譯會為他們服務。有些學生認為翻譯會為他們做一切,因此懂不懂英語沒關系。但是一些勤奮的學生會認為和外國人交流不方便,因為他們可能會有一些訓練或比賽想法要和對手交流,他們也想知道外國運動員的訓練程序和計劃。所以學生有很強的動機要學好英語。
三、怎樣使學生的動機持久
英語學習涉及的不僅僅是學習技能或一套學習規(guī)則或語法;它還涉及到自我形象的改變,新的社會和文化行為的取舍,因此對學習者的社會性有重要的影響。 學習英語很難很枯燥,因為有許多生詞要背,許多語法要練。如果想學好它就必須花許多時間。教師必須做一些活動使課堂生動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老師使他們的意圖清晰并確定學生能理解,并且這些任務和活動有意義,老師清楚地解釋怎樣進行這些活動,那么強有力的動機很有可能就形成了。
如果能使教室成為學生喜歡來的地方,教學內(nèi)容有趣,和他們的年齡和水平有聯(lián)系;學習目的具有挑戰(zhàn)性但清楚明晰;學習氣氛好,那么學生就有學習的正面動機。根據(jù)學生和教材內(nèi)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問題,讓他們有成就感。學生會認為我能行,然后他們會喜歡甚至感興趣去學習。
清楚文化和年齡差別能讓老師找出刺激學生的最合適的辦法。在一些教室學生可能更喜歡有競爭性的互動,而在有的教室合作性的活動更成功,從這一點上就清楚動機是作為不同影響結(jié)合的結(jié)果出現(xiàn)的。一些是內(nèi)在動機,那就是它們來自學習者內(nèi)部,比如說對某項活動感興趣或希望成功。是什么激勵一個人學習英語并讓他持續(xù)到取得他認為滿意的水平依個人情況不同。
四、學習動機的刺激和訓練是英語學習的前提條件
首先學習英語的價值,建立刺激和訓練動機的基礎。許多學生認為他們學英語是因為它是學校課程之一或者為了入學考試。事實上學生可以去世界各地,通過學習英語從多角度知道這個世界。簡單說學習英語可以使他們更聰明,把他們的未來和這個國家和世界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持續(xù)貫徹目的教育,在這種教育中不能用輸入式教學,要幫助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英語,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學習的價值。
其次,開發(fā)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是刺激和發(fā)展動機的主要方法,幫助學生以口頭或筆頭方式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在老師和學生中樹立好的關系;建立溝通和交流的情感態(tài)度渠道;討論關于情感態(tài)度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情感問題,那就是說,幫助他們處理學習中的成功和失敗。
第三,幫助學生獲得他們學習的東西來滿足他們自我學習的需要是刺激和發(fā)展動機的必需。
五、結(jié)束語
動機可以是內(nèi)部的,那就是我們做某事是因為做這件事本身很愉快。反過來它可以是外部的,那就是我們參加某種活動要取得其他目的。要取得成功是保持動機的重要因素,老師和其他人在各自的動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東西來滿足他們的需要,同時,用評價方法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對需要的滿意和改善發(fā)展他們的學習動機,強烈的動機使學生們想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Child, D. 1981. Psychology and the Teacher ( 3rd ed. ) London: Holt, Rinehart & Winston.
2.Gardner, R.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3.Gardner, R. C. and W. E. Lambert.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4.Williams, M. & R. L. Burden. 2003.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5.張正東, 李少伶.<英語教學輪>.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