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紀進
摘要:課堂導入是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起著溫故知新和承上啟下的作用。有效的導入可以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激發(fā)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求知欲,對整節(jié)課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為整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課堂導入 主要作用 導入方式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說,一堂成功的英語課應該要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課堂導入是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應該從導入開始。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導入環(huán)節(jié),力求從一開始就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整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起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的主要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興趣是人們對事物喜歡或關切的情緒。在人們認知事物或活動的過程中,它有著積極的情緒反應和影響。在英語學科課堂的教學中,導入起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英語導入新課的時間很短,但是好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習熱情,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承上啟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景
導入是教師運用已有的知識,提供與新知識點相關的背景,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導入是教師從復習進入到新課環(huán)節(jié)的一個過渡,它提醒學生教師將要進入課堂的另一個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新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導入過程中,學生集中精神,在一開始學習新課時,就有了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比較容易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促進學生智能發(fā)展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教授新課前,教師恰到好處的導入能讓學生明白在課堂上要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學。這樣,學生就能把握課堂重點,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其智能的發(fā)展。
二、課堂導入的方式
初中英語的導入方式豐富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它的類型多種多樣。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理解能力、自身文化素質的不同,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處理,選擇出適合的導入方式,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并吸引其注意力,引導他們進入新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下面談談筆者在初中英語課堂常用的幾種導入法。
(一) 復習過渡,導入新課
這個是我常用的方法。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與新知識有內在聯(lián)系的已學過的知識,按溫故而知新的原則,或進行對比,或進行突如其來的提問,以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回憶。自然地引入、接觸進而理解新知識,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例如我要講一般將來時,就用現(xiàn)在進行時導入。把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間狀語一改,時態(tài)也就跟著出來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導入要有較強的相關性,方可以舊拓新,溫故而知新。
(二) 音樂導入法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好音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使人振奮,催人上進。中學生幾乎沒有人不喜歡音樂的。所以,幾分鐘的音樂欣賞會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而且心情愉快,快樂學習的效果必然是好的。例如,在學習虛擬語氣之前,讓學生聽一聽那熟悉而又輕快的歌曲(英文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從學生對歌曲的回憶和感受中導入要講內容: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 what would you do ?
(三)游戲導入法
游戲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把游戲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能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逼真的、富于交際性的語言環(huán)境;能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還能滿足學生旺盛的學習欲望。這種方式特別適合七年級的學生。例如,可設計這樣的情景:上課鈴響后,教師拿著幾種文具走進教室,跟學生說: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吧,哪位同學想上來試一試。學生上去后,讓他把某一文具藏在某處(藏時不讓全班同學看到),然后讓全班學生猜文具在何處(同時老師用英語說:“Where is it? (并用中文翻譯)”,在什么里面、在什么下面……。老師接著可以說:It is in(on、under) the box.” (并用中文翻譯),這樣就水到渠成地引入成新課的主題:用介詞in、on、under談論方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四)情景導入法
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模擬或真實的場景,讓學生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識點。在這樣真實或模擬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覺得真實,也會覺得英語學有所用,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例如,老師一走進入教室,就指著自己脖子上的圍巾說:“Look at my scarf. It’s my birthday gift. My sister gave it to me. Next Sunday is my sister’s birthday. What should I get for her?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這樣,就會有學生說:“You could give her…”然后老師就可以說:“Good idea.”或“It’ s too cheap…” 這樣,談話內容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課文新內容了。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中最常用的導入方法。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故事導入法、問題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等??傊?,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結合課堂新內容,巧妙地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不斷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1】張根澤.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導入[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38).
【2】毛新英.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導入技巧[J]. 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11).
【3】楊銀興.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課堂導入的方法[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7):51-51.
【4】李天英. 巧妙設計, 有效導入——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C]//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 0.
【5】徐曉. 淺談如何實施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J]. 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 2013(9):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