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林
摘 要:受小學學生群體特殊性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在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的共同發(fā)展,并培養(yǎng)學生運動素質及衛(wèi)生常識?;诖?,本文從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基本特點出發(fā),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的具體策略,以期能為今后的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興趣;培養(yǎng);疏導
一、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基本特點
(一)年齡尚屬兒童期
在小學教育這個階段里,主體多為處于兒童時期的學生,不管他們的身亦或是心皆出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里,學生們主要會出現頭腦內部組織與身體各項機能快速發(fā)展,骨骼迅速增長等特點。除此之外,由于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他們有時還會出現興奮、好動等情況。在開展小學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開展適合他們進行的教學鍛煉項目,從而實現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掌握一定體育知識的雙重目標。
(二)心里狀況較為稚嫩
處于兒童時期的小學生們心智發(fā)育并不健全。一方面他們的學習精力十分充沛,但另一方面由于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也非常短,情緒起伏波動較大。由于對萬事萬物抱有好奇心,小學生們對于新鮮事物的參與度較高,經常會對一些新的游戲項目感興趣。所以,作為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師,應該開展方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去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參與興趣,使其能夠自主展開體育鍛煉。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的必要性
小學教育階段學生正處于兒童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天性比較活潑愛動,對體育課程充滿了好奇。但是,此群體并沒有形成健全的三觀,也并不是十分了解哪種體育項目適合自己進行練習,所以需要教師的正確教育引導。通常來講,有兩種類型的體育項目會吸引到小學生們的注意:一是形式新穎有趣的,二是可以通過跟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的帶競技性的項目。教師及學生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對與他們體育興趣培養(yǎng)和引導的重要性,通過及時的興趣引導,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根據學生心理和興趣特點,結合學生學習需求,制定有助于學生身心成長、能夠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多樣化體育項目,并且在體育項目開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從根本上培養(yǎng)他們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興趣培養(yǎng)與疏導的具體策略
(一)借助語言手段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容易受到來自家長、老師等人的影響,部分家長和老師受自身限制對體育課程存在一定偏見,覺得作為學生文化課才是最重要的,體育課可有可無甚至最好無。當學生們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后,會降低他們對于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甚至會覺得上體育課耽誤文化課學習時間?;诖朔N現象,教師們應該拋下固有成見,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幫助并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程。例如,老師們可以在上體育課之前向學生們講述體育的重要性,用溫暖的話語鼓勵學生,告訴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會帶來哪些好處,幫助他們可以正視體育課程并投入其中。此外,老師們還應在日常學習中鼓勵學生,如發(fā)現學生在運動方面的進步應及時給予夸獎與贊同,從而增強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
(二)借助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存在愛玩的天性,體育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不同于完全書本知識的學習,而是通過開展各種項目活動進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開發(fā)多種有益身心的游戲活動,鼓勵學生參與進來,以游戲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更為深刻的運動學習,讓學生們在活動中既鍛煉身體,也收獲知識。例如:在進行跑步一項體育活動時,如果單純圍繞操場跑圈的話顯得有點枯燥,此時老師們可以通過設置各種口令,讓學生們聽到快跑、慢跑、向左跑、向右跑等口令時做出相應的變換動作,并實行淘汰制,將沒反應過來的學生淘汰到旁邊休息。這樣既可以提到跑步的趣味性,讓學生們都愿意參與進來,也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不同種類的跑步技巧。此外,組織學生觀看體育比賽也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觀看中學習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以便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
(三)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身心年齡較小,對待事物的方式也比較單純、好惡分明。如果是喜歡的東西會很直接地表現出來,如果是不喜歡甚至討厭的東西也會很明顯的表示。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成長變化與學習進程,通過階段性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運動興趣,在較低階段,學生們會更傾向于將體育課看作是玩游戲,老師們就應該將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學內容更多集中在輕松、有趣的體育游戲方面。隨著學生們的不斷成長,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也應該發(fā)生一定的變化。高年級小學生會更加關注更有難度、有技巧性地運動,例如:足球、羽毛球、籃球等,此時老師的教學內容側重點理應有所不同,應更多引導學生開展有技巧性的體育活動。如此結合學生體育運動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教學,才更加契合不同學生的運動興趣。
(四)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
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天性比較活躍好動,大部分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經常表現出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各項機能發(fā)展的關鍵期,許多體育活動并不能完全駕馭,甚至存在部分學生沒有達到相應體育考核標準。基于此,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學習特點為出發(fā)點,采用激勵性教學評價,給學生更多的肯定與稱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盡可能避免出現惡語評價學生甚至侮辱學生的現象,以此來有效規(guī)避挫傷學生學習信心的情況。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們非常關注教師對于自己的教育評價,教師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發(fā)展具有較大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可以一直處于高高在上的狀態(tài),應與學生和平共處,在溫馨的教育氛圍中與學生一同探究體育專業(yè)知識。如體育教師在教學廣播操這一內容時,教師需要在講解動作要領、示范后,組織學生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對有興趣和潛力的學生進行特長培養(yǎng),實現各學段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連續(xù)培養(yǎng)。再根據各個班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選擇銜接教材中的內容(1~3個課時)進行學習,從整體上進行銜接,解決課程的“多起點”問題;在進行新的內容模塊之前同樣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學生水平進行任務的設置,并適當進行銜接。
參考文獻
[1] 臧磊. 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12):163-163.
[2] 陳圣福. 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策略[J]. 新校園:閱讀版,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