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清
摘 要:孩子在幼兒時期要進入到幼兒園學習認識這個世界,是他們的初始啟蒙期。在這一階段,好的家園教育能夠幫助幼兒更快的獲取知識以及對事物的認知。并且能夠幫助幼兒盡快地融入集體,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世界中,最常接觸的就是家長和教師。所以如果二者能夠有效的進行結合與合作,對于幼兒的教育來說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本文針對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與分析。希望能夠解決家園合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關鍵詞:家園合作;行為習慣;幼兒
引言:家庭和幼兒園,二者都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但就現(xiàn)階段的家園合作來說,二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的,尤其是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這一方面還是有非常多的不足。幼兒園和家庭之間不是相對獨立的,而是充滿了交流與聯(lián)系,二者本著平等尊重、交流合作的原則進行的。應該鼓勵家園合作這種教育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幼兒才能獲得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一、概述
1.含義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家園合作是能夠幫助他們獲得快速的成長,并且保持健康的發(fā)展方向,家園合作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的重要方式與途徑。所謂合作就說明這種教育方式是雙向的,指的就是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配合、溝通。二者在有效的配合中,發(fā)展促進幼兒的身心以及好習慣的養(yǎng)成。
2.原因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幫助幼兒很快速的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并且能夠讓幼兒之間更快的了解、熟絡,進而更好的融入班級。通過家園合作,家庭與教師的“雙管齊下”,能夠有效的幫助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當幼兒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后,他們就懂得怎樣與人溝通、遇到問題怎樣解決、提升自學、自理的能力。但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教導,需要耐心與堅持。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家長需要共同努力。因為教師的力量畢竟局限在課堂,幼兒的很多時間都是在家,家長就需要承擔起責任。通過兩方面的合作去幫助幼兒。
3.形式
家園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并且并不困難,僅僅是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堅持與耐心,以及家長的理解、園區(qū)的包容。
首先就是家長會,這種形式是現(xiàn)在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家長與教師交流溝通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但是現(xiàn)階段幼兒園的家長會普遍是由教師進行指導,然后家長處于從屬地位,處于被支配的那一方,因此有些家長會對于幼兒教育來說都是無效的。家長會,教師要給予家長尊重與平等,二者要進行溝通,平等的對話,并且教師可以在會上向家長提供正確的育兒經驗和方法。
還有的形式就是家庭訪問。家訪相較家長會來說,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幼兒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以及更加了解幼兒父母對于幼兒教育的做法。對于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可以和父母一起進行探討與分析,將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盡快地解決掉。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家園合作形式就是家長開放日。幼兒園的家長開放日就是希望家長能夠走進來,近距離的觀察孩子在幼兒園是的行為表現(xiàn)。讓家長直接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中來。并且在開放日對孩子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回到家中要對孩子進行教育配合學校。還讓家長也能夠理解幼兒園教師的幸苦與不易,能夠更加理解教師。
當然除此之外,家園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很多,比如:使用網(wǎng)絡進行教育溝通、組織一些幼兒教育的講座和交流會、填寫調查問卷等方式,都是形式之一。
二、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措施分析
1.老師和家長保持正確的態(tài)度
在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時,老師和家長要保持正確的態(tài)度。作為教師,要用平等的態(tài)度?,F(xiàn)階段的家園教育中,不得不承認。教師一直占據(jù)著主導的地位,所以這個時候,就更需要教師用平等的態(tài)度來面對家長。要充滿耐心與誠心的幫助家長進行幼兒的教育以及幼兒的行為習慣的規(guī)范。當家長產生異議的時候,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要耐心的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而家長需要合作與配合的態(tài)度。現(xiàn)階段,很多家長內心潛意識的認為,幼兒的教育交給教師就沒有后顧之憂了,他們不需要承擔教育幼兒的責任,這就導致很多家長并不配合家園合作,其實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了。家庭的教育和教師的教育對于幼兒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只有家長端正態(tài)度,積極配合家園合作這種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才能順利的進行,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兩好習慣的養(yǎng)成。
2.幼兒園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
就現(xiàn)階段而言,很多家長在教育幼兒的時候,很多的教育方式、方法與理念都是錯誤的。就比如家長極其的溺愛幼兒,逐漸讓幼兒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的壞習慣,加大教師教育的壓力與負擔。所以幼兒園一定要定期的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育兒方式。幼兒園可以定期地舉辦幼兒教育的講座,邀請家長來聽講,有效的讓家長進行教育學習?;蛘呤亲屌e辦家長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家長針對幼兒教育的一些疑問和心得可以互相溝通、學習。
3.反復練習,促進習慣形成
對于幼兒這個年齡來說,他們對于教師和家長教他們的行為習慣不可能像大人那樣一下子就記住。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要給予他們最大的耐心與細心。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反復的讓幼兒進行練習,逐漸的讓它們成為習慣。要給幼兒練習、記憶的時間。比如要經常剪指甲這一生活習慣。幼兒肯定一開始是不會的,教師和家長要耐心的教導,然后一次又一次的教他們如何使用指甲刀,逐漸養(yǎng)成他們兩周要剪一次指甲的好習慣。教師和家長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的來。
4.保持家校一致性
在家園合作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雙管齊下時,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能相悖。首先就是兩者的教育觀念需要端正。教師不要過分主導,將自己的教育位置放置太高。而家長要改變他們只需要養(yǎng)孩子,而不需要教育孩子這個錯誤的理念。然后兩者的教育理念要配合并且還要科學。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為家長提供一些關于幼兒教育的書,通過教師以及書籍、材料引導家長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教育。
除此之外,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幼兒的時候,要定下相同的目標,他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結語:由此可以看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室和幼兒園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讓幼兒或更好的學習與成長,并且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聯(lián)系,通過家長會、家訪或者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將家園合作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張昌燕.新型城鎮(zhèn)幼兒園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J].幼兒教育研究,2016,78-79.
[2].王文苓.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J].中國教育研究,2015,32-33.
[3].劉麗萍.家園合作對于幼兒的重要作用的自主探究[J].幼兒教育研究,2016,58-59.
[4].蔣琳理.幼兒時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研究[J].大連教育研究報告,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