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敏
摘要: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越來越完善,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由于數學這門課程的理論性要求非常的高,內容也非常的抽象,傳統(tǒng)的教學效果非常的不理想。近年來,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課堂對于教學工作做出來非常多的貢獻,本文就淺談一下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數學;應用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數學模式已經固定化,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然后通過一些例題來使學生深化學習內容,再布置一些練習題加強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對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呆板,時間長了后學生會覺得數學課總是千篇一律,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大大降低,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淡,又由于數學本身比較抽象,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不能深入理解,這非常不利于初中生數學學習,非常影響他們的數學學習。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優(yōu)勢
(一)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夠將讓學生處于一個比較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他們可以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跟著多媒體技術一步步的去學習,去感受數學的魅力。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主動的汲取數學知識,更好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例如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游戲競賽,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學習,他們能夠跟著節(jié)奏去思考,去培養(yǎng)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難以教學的部分就是啟發(fā)學生對于空間三維的想象力以及對于數學思維的理解能力,因為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知識是圍繞空間三維和一定的數學思維建立起來的,而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老師無法用實例去刨析物體內部結構進行教學。但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能夠很大程度上的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于圖形進行移動、縮放、旋轉,或者對其進行剪裁,對內部結構進行剖析等,這一系列的動作都非常有助于學生了解其內部結構,二維或者三維的動畫效果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有助于學生迅速的建立空間概念,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三)降低初中數學教學難度
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上的應用非常有助于教學重點的突出以及教學過程中難點的解答,有利于學生的更好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相關的教學軟件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例如點、線、面的有效學習和平面圖與立體圖之間的相互轉化。除此之外,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上的應用也大大加強了該課程的實踐性,大大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課程的教學效率。
三、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即將要教學的內容制作相應的幻燈片,在課堂上進行放映,對學生進行巧妙設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引導學生進入這堂課的學習之中,促進學生自己思考,開拓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的知識時,老師可以先利用信息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圖案如蝴蝶、飛機、瑜伽球、臉譜等一些圖案,然后讓學生找這些圖片的共同之處,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折疊可以重合”這個內容進而老師可以引出“軸對稱”這一數學概念。然后老師可以讓學生積極發(fā)言,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現象。通過這種先探究再引入然后再聯系實際生活的形式有助于來啟發(fā)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習思維,有助于拉近數學課本中的概念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放映一些圖片,讓學生分析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軸對稱圖形。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學習充滿趣味,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還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更好理解。同時,在以上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自參與,自主思考以及和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有助于學生初中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用于突破數學教學中的難點
由于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一些知識沒法對學生進行實體展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初中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當前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打破這種時間和空間限度的制約,真實而形象的展現數學的直觀內容,讓學生充分的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點,降低學習難度。
(三)運用“幾何畫板”動態(tài)的進行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我們可以用到多媒體的一個特殊功能——幾何畫板。在之前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定理證明這一章節(jié)學習過程中老師往往會強調相關定理的證明過程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理解力是多少老師沒有辦法進行確定,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消化。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老師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定理證明學習。例如在學習《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幾何畫板上畫出幾條被兩條直線截斷了的相互平行的直線,并且標注出線與線之間的交點,利用“幾何畫板”的“測量”和“自動計算”的功能,通過不斷的改變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和被截直線的相對位置讓其自己測出對應線段的具體長度和它們的比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操作,讓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任意的改變直線之間的距離,移動被截直線來確定對應線段的比值是否總是相等,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這種教學方法直觀的打破了傳統(tǒng)定理教學過程中的障礙,對于初中數學幾何知識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包峰蘭;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青年時代;2015年第13期
[2]潘政長; 淺議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和諧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
[3]陳玉真; 淺議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前沿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