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陽才
摘要:體育這門課程的開展逐漸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小學生正處在身體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要想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活動中去,就必須要讓他們對體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們才會始終充滿熱情和動力,從而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對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重對學生的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進行研究,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引入教育游戲,要深入分析整合教材,平時注重進行語言激勵,另外還要關注良好氛圍的營造,從而真正讓小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培養(yǎng);疏導;策略
引言
現(xiàn)階段,體育課堂隨著逐步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每位學生共同喜愛的課程,但對于不具備完善能力的小學生來說,體育課堂并不能吸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的可能具有厭惡心理,為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阻礙,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小學生進行教學工作,并且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要求教師要依據(jù)小學生的需求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從而建立興趣課堂。也只有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與疏導,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和動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體現(xiàn)出體育課程的教學價值。
1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
體育實際上是一門源于游戲的課程,體育教學一般比較開放,蘊含趣味性,這才令很多小學生所喜愛。但是,有的學生在上完一段時間的體育課程之后,往往會討厭體育課程,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厭煩感會越來越重。所以,就需要在剛接觸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從而促進體育課堂的發(fā)展。小學時期的學生還不具備完善的思考能力,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方式指導小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小學時期的學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喜好,雖然喜愛體育課堂,但他們不懂得如何去選擇鍛煉的內(nèi)容,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不利于體育課程的發(fā)展,這時就需要教師依據(jù)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去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才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的目標[1]。
2 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和疏導的策略
2.1引入教育游戲,寓教于樂
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正是喜歡玩耍的年齡,小學生的體育課程最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游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開始就應該是依靠游戲的特點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喜愛上體育課程活動,從而促進自身的興趣發(fā)展和體質(zhì)鍛煉。小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對體育課程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以此為今后的體育課程打下一個基礎[2]。以跳遠為例,教師就可以依據(jù)游戲的特點進行跳遠教學。如單腿跳比賽,教師將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男生分為3組,女生分為3組,由教師先示范單腿跳生物動作,讓學生一起學著做。比賽開始以后,由每組第一個同學單腿出發(fā),要求動作標準,同時可以要求其他的隊員監(jiān)督好;到達終點時學生的腳還不可以落地,繞過終點繼續(xù)跳回起點;第一位同學跳回起點時,同第二位拍手才可以出發(fā),并且依次前進,最終最先完成的獲得勝利。這樣學生通過實踐參與,在游戲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體育技能,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體育意識,獲得了寓教于樂的良好教育效果。
2.2立足于教材分析,完善教學設備
體育課程雖然是一門課外課程,但也需要具有完善的教材。體育教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會主動參與,從而提升體育課程的整體效果。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具有的球類活動有很多,如籃球、足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等,也有田徑類的、體操類的、游戲等等很多的內(nèi)容,但小學時期的學生并不具備完整的判斷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結(jié)合小學生特點進行教材的有效運用,通過科學合理的整合和完善,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為體育興趣的培育奠定基礎[3]。此外,教材不僅是一本書,更是體育課程實踐的場所、實踐應用的器材等等,完善的教學設備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實踐操作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學校建立完善的籃球場地、足球場地、乒乓球臺等等,小學生就可以依據(jù)實際看到的器材進行自我意識的完善,從而促進體育課程的發(fā)展。同時,有一些體育鍛煉項目是不需要器材的,如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等等,這些小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的鍛煉,也有助于保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2.3利用語言激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是小學生在進行體育課程時,接觸最多,同時也是最依賴的對象。教師利用語言激勵強化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疏導,可以依據(jù)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和聽從,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體育課程的發(fā)展。教師利用語言激勵的過程中要注意下兩點:一是應該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多進行課堂提問,或者多開展動手活動等,這些都會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再加上教師給予的適當表揚,定會讓他們興趣十足;二是教師要多接近小學生,與他們溝通,搭建溝通的橋梁。多為學生著想,學生就會慢慢地喜歡上教師,從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如果學生與體育教師的關系很好,自然而然地就會喜歡上體育課,這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
2.4營造良好氛圍,積極參與競爭合作
在小學生的體育課堂中,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的開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體育興趣學習的培養(yǎng)和疏導,從而建立和諧發(fā)展的師生合作關系,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模式,建立新時代的體育課堂。因此,需要教師將學生放在教學的第一位,建立快樂氛圍的體育課堂[4]。例如在籃球課教學中,在講解完基本籃球技巧,學生經(jīng)過練習已經(jīng)基本掌握以后,就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小組之間的對抗賽,也可以進行單項的運球、投籃比賽等等。再比如在跑步教學中,也可以引入三足賽跑的趣味比賽,每兩個人為一組,將相鄰的兩條腿綁在一起,比賽哪個小組能夠最先到達終點,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類似上述這兩種體育競賽的開展,都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參與興趣,他們在與他人競爭的過程,逐漸懂得了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這還有助于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所以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時期的孩子是培養(yǎng)體育教學興趣最好的階段。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培養(yǎng)與疏導,讓小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感受到真正的體育課堂知識,并且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體育觀念,加大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建立一個完善的體育教學課堂,從而促進小學生培養(yǎng)自身體育鍛煉觀念。
參考文獻:
[1]陳圣福. 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策略[J].新校園(閱讀),2015(12):53.
[2]單維杰. 關于改進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5(12):98.
[3]劉志軍. 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08):45.
[4]黃浩. 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速讀(上旬),2016(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