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傅飛
摘要:在素質教育當中,初中生物是無可替代的重要教育內容。尤其在新課標深入推行以后,要求初中生物教師致力于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诖耍疚木统踔猩?,探索了其教學質量有效提高的途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質量;初中生物;有效途徑
廣大教育工作人員應擅長在課堂上通過有效的途徑,來讓授課更具吸引力、更加精彩。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上,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則應積極采用有效的課堂教學途徑,來讓課堂越來越生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意義
對于初中生物來說,提高教學質量的現實意義如下:①充分拓展學生認知事物的范圍。在初中生物這門學科當中,往往包括生物圈中的動植物、微生物等,除此還有正確認知生心理。當初中生有效掌握生物知識后,便能深入認知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并進一步掌握人類自身的構造和青春期的各種生心理狀況,以此來幫助學生正確樹立認知理念,養(yǎng)成更好的生活習慣。②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十分有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多采用探究式學習方式。但探究學習往往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及任務,并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從而吸引學生,使其主動自學。與此同時,還應提供給學生充裕的自主思考的時間及空間,讓他們積極展開合作學習,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溝通、問題解決等方面的能力。③對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技巧十分有利。教師基于教學質量提高的目標,便會加強探索與反思,并在日常的教學當中,積極積累教學經驗,并以此來促使教學效率提高。
二、初中生物整體教學質量有效提高的途徑
1、將課堂引入做好
在日常的課堂上,引入是教學實施的第一步,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的整體氣氛以及增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深入分析所授的教學內容,以便充分把握教學的動脈,制定一個與實際教學相符的目標,并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以此確保課堂氣氛的融洽。在整個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強化記憶、列比等基礎方法,促使學生可以在盡可能很快地跟上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順著教師的思維,加深對教學基礎內容的理解,進而逐層展開課堂教學。
比如,大部分教師在講解“認識生命”時,很可能在內容過于簡單思想的影響下,簡略進行講解,卻嚴重忽略了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所以,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深入分析和基本研究的教材內容,并認真總結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進而發(fā)揮好啟發(fā)的引導作用。該單元的重點是講授生物的多樣性和基本的生物特點。在引入的過程當中,教師應以日常生活當中十分常見的生物為例,比如,家貓等,盡管屬于同一種生物,但因多樣化的遺傳因素,導致生物出現了多樣性,以此來導出課堂教學中生物的多樣性。同時,貓往往會繁殖、生老病死、對刺激有反應等,還能以此導出基本的生物特點:生長、繁殖特征、新陳代謝、基礎的應激性等。教師以這樣的模式,既能啟發(fā)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又能充分激發(fā)他們的生物學習和觀察的興趣。
2、講好內容
雖然教學內容相對固定,但以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卻可以發(fā)揮不一樣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需要認真研究教學的重點部分,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fā),基于對前人教學經驗的總結,合理選擇教學模式,便深入優(yōu)化教案。在教學實施的過程當中,應分配好整堂課的時間,并掌控好教學節(jié)奏,靈活運用教學技巧,合理展開互動,進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以內,將存在于教學當中的疑點和難點等逐一加以解決。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靈活展開應對,擅長發(fā)揮有效資源的作用,將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
比如,在講解“細胞”時,由于其中會涉及廣大生物體的體內結構,導致教學內容既多又復雜,且對于初中生來說,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應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準確把握重點教學內容,并將其有效性有所提升。在本章當中,重點的教學內容是指教導學生熟悉基本的生物細胞結構,便能通過顯微鏡來展開實驗,全面了解和記憶不同生物類別的細胞特點,進而充分熟悉細胞的基本功能。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安排好課堂和實驗的教學時間,并基于對知識的鞏固,來準確掌握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積極和學生互動交流。同時,教師在實驗教學當中,還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并以此來一起研究和交流,從而熟悉實驗技巧,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3、加強練習作業(yè)
課后練習內容,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加深理解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目前的教學狀況,在設計作業(yè)時,必須遵循下面的基本原則:①基本上與教學內容相符,并適當展開少量的拓展,以鞏固學生的基礎。②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巧和能力。所以,應就當堂內容展開設計,注意技巧性啟發(fā)作用,以便學生將學習技能提高。③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就學習的基本內容和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將作業(yè)設計加以優(yōu)化,使其做到精細且不繁重。
比如,在講解“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時,基本的教學內容有涉及大量的內容及實驗。所以,初中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就其中的種子結構部分,應加強相應的基礎練習,進而使學生基于對其基本結構的全面了解,準確區(qū)分單雙子葉植物在種子時期方面的差異。在設計作業(yè)時,教師可通過其不一樣的設計,來有效鞏固該部分知識內容。就另外一個重點,生殖器官的基本結構及其作用,教師針對綠色開花這種植物,可要求學生隨機針對在生活當中的某類植物,認真分析其生殖器官,并將形象的圖示基本畫出來。這樣便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
4、培養(yǎng)好興趣
對于課程學習,興趣元素最關鍵。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應基于對教學成果的鞏固,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展開:①多鼓勵學生展開合作,并以此將學生的優(yōu)點放大。這樣便能在引導學生正確樹立科學觀的同時,盡可能地加強對其動手技能的培養(yǎng)。②合理運用先進的各種教學資源,并與授課內容相結合,通過豐富課堂內容,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促使學生對研究生物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③在實踐教學當中,充分引導學生深入挖掘研究潛力,進而讓學生收獲實踐知識,觸發(fā)濃厚的興趣,久而久之,養(yǎng)成探究的良好習慣。
5、基于實驗,將重點突出
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生物實驗教學內容極為重要。優(yōu)質的實驗教學過程,能解放初中學生的頭腦,使其可以深入理解基礎的生物知識,熟悉實驗的各項基本技能,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以及思維等能力。教師在展開實驗教學時,應切實明白實驗的基本內容、目的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再將課堂上的主動權移交給其學生,并以此來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其中教師僅加以引導,并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與之有關的基礎生物問題。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應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基本的主觀能動性,以確保學生重要的主體學習地位。要想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則應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借助先進網絡技術,推行交互式教育等。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學生而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多展開自主思考,將思維發(fā)散,并注意有機結合所學的生物知識和具體的生活實踐,以實現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鶴.初中生物學科探究教學現狀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陳華杰.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韓玲.積極加強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01):186-187.
[4]陸正蓮.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8):164-165.
[5]劉衛(wèi)紅.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與方法[J].林區(qū)教學,2012(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