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 要:文言文教學之后,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以鞏固所學、發(fā)展素養(yǎng)是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學習的基本目標要求并不高。因而,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應該在保證基礎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下注重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拓展學習,以落實綜合素養(yǎng)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指導;課后練習
在課堂主體教學之后,及時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練習是必要的。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不僅是鞏固知識,而且還可以起到拓展知識、發(fā)展素養(yǎng)的作用——從初中語文的教學大綱上看,文言文的教學任務并不難,只要求學生能夠讀懂簡單文言文并會使用工具書進行翻譯及背誦一些經典名篇即可。如果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只針對這些目標,顯然是過于簡單,更主要的是不符合當前綜合素質教育任務要求。因而,初中文言文的課后練習指導應在保證基礎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下,注重對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知識的拓展。
一、課后練習應具有一定趣味性
課后練習有的是在課堂上完成,也有一部分是在課下完成。這樣,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自覺性,才能保證練習效用的發(fā)揮。而對初中生來說,他們剛剛開始正規(guī)學習文言文,對文言文的翻譯解讀能力還處于較淺層次,因而本身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并不太高。所以,基于學習態(tài)度、情感的需要,教師在布置課后練習的時候,應注意盡量使之具有一定趣味性(這種趣味性可以來自很多方向,比如內容有趣、形式開放或具有挑戰(zhàn)性)。
如在學了《岳陽樓記》之后,教材中“思考探究”板塊中有個習題,“朗讀課文第3、4段,結合具體語句談一談它們各自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這個練習題其實很有價值,既能引導學生賞析文章,還能幫助學生為背誦打下基礎。但如果我們只是讓學生去誦讀,在課下,學生十有八九是不會去做的,也有可能會應付,效果就不能保證。所以,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制作手抄報的作業(yè)——“根據(jù)這兩段文字分別按自己的理解畫兩幅畫,將文字抄錄上去,并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悟”。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必然會讀,而且必須去解讀,還把文字通過理解轉化為個性的意象。學生是很愿意去完成這個任務的。
二、課后練習要有明確的指向性
通常在教材文章之后都會有一些思考、積累之類的板塊,其實就是一些練習題。這為我們教師組織練習提供了方便。但是,教師在安排練習的時候也不能過于隨意,只是說“大家把課后的習題做一下”——這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一方面,教材中的習題并沒有明確提示對學生訓練的方向,而初中生對學習目標的把握能力又比較弱。這樣很容易使他們練習的時候目標不明、思路不清,練習的效果比較差;另一方面,教材中的練習題可能并不能滿足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需要,我們需要設計一些習題或任務讓學生來完成。這也需要教師在設計習題的時候,有明確的目標才行。因而,給學生布置練習題,其實就是一個指導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要分析習題對應的訓練目標,并告知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去完成練習。
比如《醉翁亭記》課后“積累拓展”板塊中有個習題,“本文用了21個‘也’字,有的表示判斷,有的表示陳述……結合上下文體會‘也’字表達的語氣。”這其實很明確,就是要夯實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教師在安排練習的時候,一是明確告訴學生要注意不僅要完成教材中的習題,而且要切實領悟“也”的用法才行。也就是目標不在解釋例句的用法,而是能夠達到觸類旁通的水平;二是教師再給學生增加一些非本文的例句,讓學生練習,切實保證他們不是在機械記憶。比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學生還沒有學)。這樣,無論師生的認知,還是習題的指向性都是清晰的。
三、課后練習有意進行一定拓展
其實,學習文言文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翻譯——文言文的教育價值要遠超“學術”的范疇。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精神文明、價值觀念、文化自信等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文言文的教育作用都是得天獨厚且不可替代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文言文這個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課后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應包括在內。而且,拓展性練習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一些有趣的、未知的內容往往能夠調動他們的“胃口”。
比如,在學習《愚公移山》之后,我給學生留下了兩個練習作業(yè):一是研究“王屋”“太行”兩座山在故事中原來在什么位置,后來在什么位置?并畫出地理簡圖;二是從《列子》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一篇寓言故事,閱讀并簡單翻譯,下節(jié)課組織一次《列子》故事會。這個課后練習就起到了多元培養(yǎng)作用,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研究地圖、使用工具書翻譯文言文),又拓展了其知識面,還實現(xiàn)了跨學科知識的整合。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個重要的內容,但它基本的教學任務并不難。所以,在指導學生課后練習的時候,教師除了關注學生對知識(比如翻譯和背誦)的掌握之外,也應借機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以充分發(fā)揮文言文的教育價值,并落實綜合素養(yǎng)教育的任務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梅濤. 初中文言文課外作業(yè)設計多元化的思考與探索[J]. 華夏教師, 2014(6).
[2]陳望龍. 初中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理解、積累和運用[J]. 新課程(中),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