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玲
【摘? ? 要】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即為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與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活動。高中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高中學生最需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而使其能夠以健康陽光的心理來積極地面對學習生活。所以,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采用有效的措施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對于高中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以及自身的健康成長,將有著良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 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91
高中生的心智較為成熟,有必要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許多學校、家長及學生都認為在高中階段,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對學生的其他方面教育不足,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學生產生問題的本質來看,多是由于學生在心理方面出現了些許的困惑、不安及焦慮,若要從源頭解決學生的問題,必須要從學生的心理入手,找到引起問題的根源,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并且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全面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社會的發(fā)展速度逐漸加快,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不僅需要專業(yè)技能強的人才,還需要具有優(yōu)良品質的復合型人才。當今社會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人才若想立足于社會,就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學校不僅要教書育人,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在未來適應社會,以便做出更大的成績。
(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高中可謂是學生的重要轉折點,學業(yè)較為繁忙,學習壓力也比較大,學生容易在心理上出現一定的抵觸情緒,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其健康成長。一些學校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容易讓學生被一些條條框框所束縛,致使其產生一些反感的心理。此時,學校要采用相應的心理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疏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1]。
二、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方法
(一)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高中學?,F有的專業(yè)心理健康教師較少,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都是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專業(yè)素養(yǎng)有限。對于心理專業(yè)教育不夠熱愛不夠重視,上課也只能是照本宣科,無法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提供幫助,極大地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黨的十九大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他報告的第八部分第六點就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因此,高中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要求,做到每一千名學生配備一名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能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同心理問題,區(qū)分和鑒別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礙,能采用個性化的輔導方式,有效地解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yǎng)學生為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開設心理輔導課程
心理輔導教育工作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高中學校應開設心理輔導課。開設心理輔導課是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與感悟。心理輔導課作為一種集體輔導形式,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其內容也有所區(qū)別。例如高一年級主要是納悅自己,適應教育,人際關系中的理解與信任問題,學會自我設計等;高二年級側重于社會責任感教育,學會自我賞識與自我暗示能力、應考心理輔導等[2]。心理輔導課就是要與學生一起分擔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不僅為其帶來了歡樂,更讓其學會了如何去正確處理問題。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高中生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緩解心理壓力。人本主義者認為,人有自我治愈的能力。教育就是要激發(fā)這種能力,引導這股力量來達到自我解決和自我提升。教育中心應該配備最基本的咨詢室、團輔中心、發(fā)泄室、沙盤游戲室等。要能多途徑、多元化地為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咨詢服務,讓心理有壓力、有情緒的學生能通過不同的方式對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進行及時的宣泄與排解,并且可以通過設立教育中心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專項培訓,以期學以致用。
(四)定期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面對高中生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向學生講解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及時普及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并可以結合一些案例,教會學生面對心理問題時要如何排解。講座的主要內容包括青春期教育、環(huán)境適應輔導、人際交往輔導、學習方法指導、愛情觀教育、珍愛生命教育、不良行為(抽煙、酗酒、上網、暴力、早戀等)的心理矯正等[3]。講座的開展要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現狀,積極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心理學方法,培養(yǎng)每一個高中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為他們解決當下最困惑最迷茫的心理問題,提升他們的自我價值感與自我認同感,促進高中生的健康成長。
(五)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進行精誠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在學校內,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德育及心理教育,家長要大力支持,若是有好的建議,可以與教師溝通。家長可謂是學生的啟蒙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及健康的心理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可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日常表現,全面掌握學生的相關動態(tài)。若出現問題要與教師進行及時的交流,以免學生誤入歧途,二者共同合作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途徑,要予以重視。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相應的心理輔導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積極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與此同時,家長要與學校進行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促使學生在道德、思想方面與主流意識相符,進而提升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使其能夠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謝媛媛.淺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情感讀本,2017(26):17-17.
[2]宋獻惠.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8):21-23.
[3]林興安.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90-190.